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者批《较量无声》为军方自身利益说话 让政治不稳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6:4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维

    近日,由中国军方最高学府国防大学与总政治部保卫部、总参谋部三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联合推出制作的电视宣传片《较量无声》正在大陆网上热传。影片警告称,中国正遭遇美国五条战线的颠覆,包括政治、文化、思想、组织以及政治干涉和社会渗透,还点名中国自由派学者贺卫方、茅于轼是美国的“帮凶”。片中还罕见出现“六四”事件中天安门广场学生与军警对峙的画面。此宣传片受到一部分大陆左派民众的拥护,同时也有学者批影片充斥冷战思维,过于夸张,是出于军方“利益考虑”。并认为这助长了左派的声势,到头来在客观上会为中国社会添加了不稳定的政治因素。

  这个宣传片也引起了一些外媒的关注。新加坡媒体刊登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的文章,认为《较量无声》存疑不少。作者认为,当今并没有任何迹象足以说明,北京决策层已经抛弃了“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的政策。相反,如今有足够的迹象显示,北京决策层对于促进中美关系依然给予莫大的重视。近期政、军、学各界频频举行会议,商讨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及组成部分,以及中、美两国如何才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等。这一动向即足以证明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这一层面还是极其重视中美关系的。

  《较量无声》纪录片称美国已经并且正在继续在下列五条战线上开展针对中国的秘密行动:第一,政治渗透:千方百计影响中国的政治走向;第二,文化渗透:企图改变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第三,思想渗透:依托舆论战和心战瓦解中国民众的思想基础;第四,组织渗透:培植代理人集团,以埋下定时炸弹;第五,政治干涉和社会渗透:培植反对力量,扩大颠覆基础。

  薛理泰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部纪录片是由中国国防大学、总政治部保卫部、总参谋部三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联合推出,并由国防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制作而成。但为何中国官方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市电视台始终不予以播放呢?连《凤凰卫视中文台》也迄今置之不理。这是一反常态的,令人不解。

  他的第二个疑问是,既然这么多知名单位参与制作,又是由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校长王喜斌两位上将担任总策划,众多战略家提供文案,耗费了偌大人力、财力,且不说在总体规划上是否“适销对路”,在文字细节上总不致于出什么差错。然而,整部纪录片中以及推介纪录片的文字解说中,却有若干文字错误,比如“苏联的垮台不是上帝青睐美国,而是里根政府的政策所至”,把“所致”错写成“所至”,又如把“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错写成“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等。

  薛理泰认为,即使中国军界确实有少数人持有《较量无声》纪录片中反复阐释的那种观念,这部纪录片的公开播放也是未获北京决策层批准许可的。他说,在中国军界,内心持有此等观念者,或许还有一定的数量,却很少有可能跻身于领导层,设若业已跻身于领导层,则出于职务上的原因,也必然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此等观念。试想:北京决策层岂能批准制作并公开播放此一纪录片呢?

  薛理泰分析,中国社会上左、右两派争执愈演愈烈,在此刻,《较量无声》问世,在网络上频繁播放,引发的效果就是助长了左派的声势,到头来在客观上会为中国社会添加了不稳定的政治因素。

  他猜测,《较量无声》或许仅是过去中国军队内部播放的纪录片,促军队加紧战备工作而已,以应付不测事件,却被流失至民间。另外,这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涉及数十位知名人士,却至今没有人对其本人被牵涉进纪录片而出面辟谣。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07:29 , Processed in 0.0527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