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胀升温暂不足虑 习李稳经济信心十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04:4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速小幅加快,但对于正试图引导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加快增长的决策者们来说,这不足以令他们担忧,因为从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正呈现出回暖态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CPI上升3.1%,高于8月份的2.6%,也高于约2.9%的市场预期水平,不过仍位于政府3.5%的全年目标之内。升速超过预期,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反映了台风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9月份台风“天兔”袭击了关键农业地区,这可能推升了物价的涨幅。ING经济学家Tim Condon称,CPI上升或源于食品供应受到的暂时性冲击。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在放缓,但从三季度开始经济数据逐步回暖,预示着今年的经济增速不太会令人失望。多家机构的预计,中国经济全年增长7.5%目标基本无忧。三季度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表现抢眼,刚刚公布的9月中国制造业汇丰PMI初值为51.2,创6个月新高,继上个月后制造业产出再次扩张。

与此同时,中国决策层对增长前景已经表现出了更多信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7日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长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表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新华社早些时候援引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的话报道称,今年经济增速应会超过7.5%的目标。

中国一直在试图利用小规模刺激措施来提振增速,增加铁路和地铁方面的投资,并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温和的通胀水平意味着,政府仍有空间采取促进增长的政策,而不用担心引发物价升速加快。

在今年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仍是新一届领导层高度重视的。不过,美银美林预计李克强会“退出”其稳增长的论调,并将逐步转向一个更加中性的姿态。

美银美林指出,由于9月份通胀的攀升主要是受到一些暂时性因素以及基数效应的影响,对于政府而言,不太可能只是因为CPI上涨到3.0%-3.5%区间,就突然逆转其稳增长的措施。

另外,三季度GDP、工业、投资、消费等重大数据将在10月18日对外公布。





(乔木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15:21 , Processed in 0.0532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