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凯伦大妈”能帮川普扭转选情不利局面 侥幸连任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8: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ove 于 2020-9-6 08:16 编辑

HK01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在美国各大社交平台和新闻报导上:“凯伦(Karen)”。这位凯伦并非一位女士,而是一类人:中年白人女性、自私自大、活跃于超市、餐厅及其他公众地方,不断作出诸如拒绝佩带口罩、打尖和说“叫你经理出来见我”等行径。

“凯伦大妈”为何老是常出现?近期特朗普于11月美国大选的支持度回升,和这些人对于法律与秩序、警权、拥枪等态度有关吗?她们会否成为特朗普扭转劣势的关键?

今年 5月25日,美国纽约市中央公园发生一宗白人女性谎报遭黑人男性攻击的事件。当事人Amy Cooper事发时正在公园内放狗,由于她没有为犬只系上牵绳,被路过的黑人观鸟员Christian Cooper指正,没料到她居然打电话报警,讹称遭对方攻击。这宗充满种族歧视的谎报事件,被Christian以手机全程记录并上载网络,Amy的行为遭网民一面倒批评,更被命名为“中央公园凯伦”。她也因报假案,面临被司法部起诉。

6月,加州托伦斯(Torrance)接连发生两宗针对亚裔的歧视事件。54岁的退休社工Lena Hernandez,于6月11日先后两次以种族歧视言论攻击当地亚裔居民。同月底,地方检察官以“证据不足”理由把她释放。惟其后因再揭发她曾在去年10月于机场内攻击另一名亚裔人士,故她于7月初再次被警方逮捕,但最终仍旧因证据不足而获释。

此一事件引起不少争议,原因是Lena其实是位拉美裔移民,当地许多拉美裔网民指责她作为非白人,却在“精神洗白”(Whitewash)并反过来歧视亚裔,不禁纷纷揶揄她是出于嫉妒亚裔女生的年轻活力而恼羞成怒。

以上两宗事件的主角,可说是今年内两位较为人熟悉的“凯伦大妈”。在疫情肆虐全美的过去半年间,这些大妈不时现身于超市、餐厅等公众地方,坚持不戴口罩,经常当面指责店员;亦会坚持自己的权利,拒绝配合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还经常于网上分享有关疫情的虚假讯息,以及相关的阴谋论,说政府夸大疫情云云。

除了凯伦,还有作为其男性版本的“肯(Ken)”,惟流行程度远远不及前者。最形象深刻的是,六月的一次“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示威中,一对富裕的白人夫妇帕特里夏(Patricia)和麦科斯基(Mark McCloskey)被拍到用枪指向途经的示威人士。

然而,不论是凯伦或肯,标签的主要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中产人士,衣食无忧却易怒;他们喜欢行使白人特权,只在乎自己个人权利,不愿意遵守社会规定。他们往往在公共场合情绪失控,用带有种族歧视偏见的言论经常找小职员和有色人种麻烦,其中一句口头禅是:“叫你们经理出来!”(speak to the manager)。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记者Kaitlyn Tiffany表示:“凯伦现在被当成反对社交距离的中年白人女性的代名词,无论她们是出于无知或极度自私,也是这个存在已久的迷因(Meme)的最新进化。”

为何叫“凯伦”?

以上的“凯伦”,其真名或许都并非叫凯伦,有人或许会好奇,那么为何要叫凯伦,而不是Mary、Cindy等其他名字?

无论是凯伦还是肯,都是美国“婴儿潮”(1946-1964)年间出生的年长一辈的常用名字。作为二战后和平时期出生的一代,他们不论在处事方式还是社会价值观上,都与新一代有很大不同。

而随着后者逐渐在社会上扮演起越发重要的角色,两代人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也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网上兴起的“凯伦大妈”的大量帖文,不过是美国年轻一代展现自己与上一辈代沟的幽默回应。

有指“凯伦”一说的起源,来自2005年美国喜剧演员Dane Cook的表演里提及:“每个团体里都会有个‘凯伦’,她由头到尾都是衰人一个。”也有人指凯伦是来自美剧《Mean Girls》的角色,因为在电影中凯伦不时以白人的角度说出不经思考的话。

至2018年3月,专门解释英语流行用法和俗语的《城市辞典》(Urban Dictionary)亦收录了“凯伦”一词,并解释为:“凯伦大约 45岁,不是开运动型多用途车就是小卡车。可以在汉堡王(Burger King)或任何一间麦当劳的游戏区找到她们正在向经理抱怨。”这可说是为凯伦一词作了最佳的来源证明。

属于“凯伦大妈”们的美国当下…

值得留意的是,中央公园事件发生后几小时,便发生了黑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阿波利斯遭白人警察杀害。不少人开始将“凯伦大妈”们的种族主义和警暴及“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联系起来。

面对快将举行的11月美国大选,经过连月来因弗洛伊德之死而起的全国反种族歧视示威后,民主研究所(DI)日前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民望一直落后的总统特朗普的支持度上升至48%,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的四成五支持率高三个百分点,是多个月来首次再度领先。

民主研究所所长Patrick Basham指出,民主党并未意识到,国民在连月示威及抗议后,希望恢复法律和秩序的生活。其中,三分二的受访者指评,拜登在谴责暴力方面的言论不够强硬;74%人认同“所有生命都重要”;26%人认同“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重要性”。与上次民调相比,前者比例增加,显示更多的美国人已开始对黑人平权抗争呈现疲态。特朗普近期频频搬出“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的旗号,也似乎收得成效。

上月底,特朗普谈及治安和警方执法问题时,曾为威斯康星州向示威者开枪导致两死的17岁少年 Kyle Rittenhouse辩护,称他是因为自卫才开枪。

“凯伦大妈”频频出现,对行事作风有如凯伦大妈“首领”的特朗普而言也许是一大喜讯,因为每一位“凯伦”都有可能化成珍贵的一纸选票。然而,凯伦现象也是美国社会种族、阶层撕裂,相互敌视的情况,对白人中年女性的负面标签大行其道,终究也是不健康的。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3 19:22 , Processed in 0.0398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