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找到了! 大量遗物出水(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08:3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视点
  
  新华社9月2日报道,“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当天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举行。经专家论证,历经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现已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灭位置,并出水一批沉舰遗物,这是2014年以来北洋甲午沉舰系列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本文图自@新华视点

  “定远舰”为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该地二战后划归波兰,现名什切青)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一等铁甲舰。1885年入编北洋海军后列为海军旗舰,1894年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争中主动开炮迎敌,其主炮威力与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在海战中有着不俗的表现,一度被誉为“永不沉灭的定远舰”。后续的威海卫保卫战中,不幸被日军鱼雷艇偷袭而中弹受损,紧急移船到刘公岛东村外搁浅,不久即因战局崩溃主动自爆以免资敌。战后被日军大肆拆卸,武器与舰材被当作战利品运去日本。


 
  2019年7月至8月,为调查保护沉灭在威海湾内的北洋海军战舰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山东省文物局委托,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博物馆联合组队,调集国内30余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展了威海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工作。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介绍,本次调查工作以2017年、2018年的水下考古物探、潜水实地探摸结果为基础,采取抽沙揭露的方法了解残存舰体的保存情况。首先,考古队利用多波束、浅地层剖面等海测仪器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文献材料,准确锁定 “定远舰”的埋藏位置。随后,考古工作选择在遗址上方进行抽沙作业,在深达1—3米的厚厚泥层下,发现并逐步揭露出一段舰体遗迹、采集提取部分沉舰遗物。本次调查区域可确认为舰体炮台与弹药舱附近位置,发现并提取出水文物150余件,同类物品在此前的“致远舰”、“经远舰”遗址调查中也有发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认为,“定远舰”的发现,有利于深入推进甲午沉舰调查与研究工作,对于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以史为鉴,甲午系列沉舰的水下考古工作,为凝聚民族力量、实现富国强兵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13:03 , Processed in 0.0619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