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书首发掀朱镕基热 民间舆论被禁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6: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8月12日,前总理朱镕基卷土重来,成为最热门话题人物。源起其第三本新书——《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此前,已经有《朱镕基答记者问》、《朱镕基讲话实录》两本书问世,而且各界反响颇丰。不同于《朱镕基讲话实录》,新书系统地披露了朱镕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的言论、照片。

香港媒体《凤凰周刊》选准时间点,于该书全国首发当天发布长文,详细披露了朱镕基新书出版的台前幕后,并以充满挑逗公众兴奋点的语气,将该书定位于“带有解密性质”。关于朱镕基退休十余年的生活状况,也有蜻蜓点水式的透露:仍然关心时事,对时下发生的新鲜事都有所了解,还会说网络流行词语,比如“hold住”和“给力”。一个不容忽略的细节是,与上一套书发行前的高调推介不同,此次新书首发式前一片沉静,始终未透露半点消息。众媒体也只是在12日当天才获知消息,保密工作可谓天衣无缝。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封面图片

一方面算是对《凤凰周刊》的补充,一方面是抢占独家,凤凰网于12日午后在头条位置发布朱镕基候选上海市长的演讲,显示标题直击要点——《独家曝朱镕基候选上海市长演讲:坚决刹受礼风》。配稿还包括《朱镕基自评脾气急 江泽民称没坏心》、《朱镕基自我评价:作为上海市长我不是最佳人选 比江泽民同志差得很远》、《独家书稿:如何抓党风和廉政建设?》。

众媒体的素材要么摘自于抢占先机的《凤凰周刊》,要么来自于首发式上的现场取材,而且在推介朱镕基讲话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朱镕基谈党风和廉政建设放在了最前边。各大门户网网站则干脆单独成篇,标题一目了然——《朱镕基谈廉政:党风问题的大量发生在以权谋私等方面》。《新京报》的书评栏目则不吝笔墨和版面,将该书详细内容诉诸版面以飨读者。

“为政清廉,办事高效,做问心无愧的人民公仆。这些口号都是中央提出的,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廉洁政府”和“高效政府”口号的提出,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只有这个行动,才最能振奋上海人民的士气。“这个事情,我看关键是要从高级干部做起,所以,市政府关于刹吃喝风、受礼风的决定主要是针对局级以上干部制定的。言教不如身教,你以身作则了,别人就会跟着来。现在先从我做起。有些问题是要靠法制来解决,要采用各种方式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比如说,‘七所八所’的问题,就是设在基层的税务所、派出所等等……都是直接跟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这里面确有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事情怎么解决呢?我觉得就是要严刑重罚,逐步健全法制。另外,就是要把每个所的工作范围、工作制度公布于众,让大家来监督,这样风气才能好转。”

与京城《新京报》遥相呼应的《南方都市报》,则独树一帜地刊发社论《重温朱镕基就是重温改革梦》,毫不避讳地大谈改革之迫切性和必要性,尤其是重点推介了朱镕基在一份调查报告上简短有力的批示——“呜呼上海,不改革,要完蛋。”按照该报的叹慰:“不改革,要完蛋”,个性鲜明的话语反映了一个改革者的焦灼,在时隔二十余年之后,公众还能被深深感动,不就是因为这种焦灼只有在对国家民族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那里才能看到吗?“不改革,要完蛋”,改革不进则退,必须只争朝夕。也正是源于此,阅读《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注定难以轻松,因为改革的接力棒已经传了下来,如何完成这一棒,谁说将来不会同样昭然载于史册?

民间舆论场一个颇有深意的假设是:朱镕基看到今日之中国,会作何感想?毕竟,廉洁政府和高效政府的目标,还像是一句听上去很动人的口号,或是一束精美的塑料花。习近平作为中共第五代领导集体的一号人物,自上台伊始至今就不断在反腐、整风运动以及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上加足马力,但也只是刹住了表面的吃喝风、受礼风,隐匿在背后的腐败还是暗流汹涌。关于朱镕基提到的“要把每个所的工作范围、工作制度公布于众,让大家来监督”的愿景,则更显得遥遥无期。

巧合的是,朱镕基新书首发的次日,恰逢中国民间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亲共港媒大公网以此为切入点推出系列组图——《中共领导人夫妇的亲密瞬间:朱镕基劳安夫唱妇随》。除了朱镕基和夫人劳安的诸多亲密合影外,还有习近平、胡锦涛与夫人的众多合影。这也算得上对传统节日和朱镕基新书首发很巧妙的嫁接。

各地都在为朱镕基新书首发造势,微博平台上却将朱镕基列入了敏感词行列禁止搜索。多维新闻记者试图在中国最大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中输入“朱镕基”,得到的结果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朱镕基”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同样的情况,在《人民日报》连发三篇文章密集倒宪时也出现过。这厢是党报官媒高调助推朱镕基热,那厢却禁止悠悠大众就此发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意味明显。当然,这是后话了。在颇具中国特色的舆论管控场域里,领导人向来都是避讳被谈及、被广而论之的。即便没有悠悠大众的讨论和微博推销,朱镕基“超级畅销书作家”的地位依然牢固。


新浪微博截图

与朱镕基新书首发同一天,《江泽民与扬州》画册也在扬州举行首发式,但热度明显不敌前者。一种颇为厚黑的观点认为,人们关注朱镕基是为了警醒后来者,如何为官、如何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如何做人民公仆。亦即,通过围观朱镕基达到改变当下中国官场生态的目的。对于经常活跃于书画、题字的江泽民之画册发行,因为无涉政治和大众焦点,自然会被冷落在一角了。



(泉野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13:36 , Processed in 0.0562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