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毛邓包装新理论 习近平抛五大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5:0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近平7月21日至23日在武汉考察期间,高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关系”论,中国官方媒体将其定调为“应对当前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的最高指示,而观察人士则认为,除针对当前中国发展和改革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外,习所提出的“五大关系”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已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涵义明显的动作表明,他在有步骤的构筑属于他自己的执政理念体系,而“五大关系”的提出正是其中具有关键作用的一步。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习近平的五大关系是重归邓小平话语体系,是对之前其被认为已全面向左、效毛的回归。但显而易见,习近平意图全面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已摆在明面,已付诸于行动。但问题在于他如何突破中共僵化的理论话语体系,让他的理念更为现代化的让人接受。

毛邓均衷情 习赴武汉寓意浓

从卷裤腿冒雨考察到“美女,你好!”“‘官衙’搞得堂皇富丽,我看着不舒服”,再到大谈“作秀”,并拜会了毛泽东的故居,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武汉之行吸引了海内外的众多目光。作为“地处中原,扼守着长江和京广路上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毛泽东语)的湖北省会武汉,与中共革命圣地西柏坡一样、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等一样,有着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中共政权缔造者毛泽东对武汉情有独钟,中共建政后,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工作居住的日子,仅次于他在北京的中南海。有统计称,毛泽东在武汉住过38次,接见过66次外宾。而武汉地方媒体披露,21日习近平考察东湖的毛泽东故居,并叮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要把毛主席故居办成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而同样是在武汉,1974年10月4日,毛泽东在梅岭1号叫人拨通了北京的电话,提议由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此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1992年南巡的第一站就是武汉。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在武昌火车站站台上,一边散步,一边作重要讲话: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与今天中共整风运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及习八条在内容上紧密契合。

习近平从小浸淫在中共政治氛围里,深谙中共讲历史、讲符号、讲意义的操作手法,善加利用必然为自己加分增色,此番在政治内涵丰富的武汉抛出了处理好“五大关系”,倘若这“五大关系”确系是习近平构建自己理论体系和话语的前奏,那么此次武汉之行就极有可能是想为自己的理论体系寻求一个有意义的开头。

“五大关系”把脉改革 平衡左右?

习近平7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期间强调,应对当前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的上述讲话也被总结为“五大关系”,并被认为这是习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把脉”后提出的应对之道。

对此,观察人士则认为,除针对当前中国发展和改革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外,习所提出的“五大关系”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已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涵义明显的动作表明,他在有步骤的构筑属于他自己的执政理念体系,而“五大关系”的提出正是其中具有关键作用的一步。此外,也有观点认为,习近平的五大关系是重归邓小平话语体系,是对之前其被认为已全面向左、效毛的回归。

上任之初,习近平首次离京巡视即赴深圳特区考察,普遍认为,习近平选择深圳作为出巡首站,旨在宣示他将延续邓小平思维,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然而,此后习近平的一系列动作让一众所谓的右派大跌眼镜,其身上的毛泽东色彩也日益凸显。时下中共中央集中力量正在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整风,便是取法毛泽东自延安整风以来所形成的整风传统。7月11日,习近平还前往中共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参观毛泽东故居后,习近平重温毛提出的“两个务必”后指出,要“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江山”一般都是中共太子党和左派人士的惯用词语。此次习近平向毛泽东“取经”和靠拢时提出使“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的口号,再次加重了外界对中共政治走向左转的猜测。此前多维知名博主牛泪曾发表博文爆料,针对近段时间媒体舆论对他的“毛左”形象定位,习近平“两度怒摔茶杯”,对“毛左”展开三轮了反击。因此,有观点认为,习近平此次在武汉大谈“全面深化改革”,提出邓小平改革开放话语体系的“五大关系”论,其目的在于打消外界对于大全面向左的猜测,表明他的执政不仅包含了毛氏整风,也继承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衣钵,并且他现在正在试图对这两者进行梳理和整合,一方面打破过去非左即右的简单扣帽子式的政治分派,另一方面有意于在已有的两者基础上总结升华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至,习近平如果在三中时提出自己的理论构想,现在应该已经有了思考成熟的框架,此次提出的“五大关系”应该就是他的前期抛砖,玉之出现料想不远。

另观察人士指出,更为显而易见的是,习近平意图全面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已摆在明面,并早已付诸于行动,但问题在于他如何突破中共僵化的理论话语体系,让他的理念更为现代化的让人接受,这也是对习近平理论体系的一大挑战。从习近平上任后的多个场合的讲话来看,其语言风格“毛氏”色彩浓厚,这对于从小伴着毛选长大的人来说,已经潜移默化到骨血里,不经意就会流露,这也是之前外界认为他是“毛左”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话语体系在现在的中国显然极不适用,除了笼络一些老旧知识分子,很难融入现在的年轻社会。此番“五大关系”之说,虽然脱离了“毛氏”语境,但还是离不开“邓氏”风格,两者可谓一百步和五十步,因此,习近平如何让年轻一代,乃至听不懂中共政治语言的外国人,都理解他的政治理念和理论体系,任务艰巨。



(季北群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5-31 18:00 , Processed in 0.0399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