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蔡慎坤:出口退税是不是一剂灵丹妙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9:51: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本周在意大利发表公开讲话,称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这应该是庙堂之上的一致共识,也意味着中国在贸易战中会越来越强硬!事实也是如此,中国8月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310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5%。中国8月对美国的贸易顺大于中国8月所有出口的顺差,如果不算对美国的贸易,中国8月份的进出口是逆差。
为了应对川普2000亿美元关税之战,中国政部宣布从2018年9月15日起,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将多元件集成电路、非电磁干扰滤波器、书籍、报纸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将竹刻、木扇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高额退税再加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在中国看来,应该足以抵消川普抛出的2000亿美元25%的关税举措。
大幅度广泛实施出口退税补贴,是中国应对出口萎缩的杀手锏,当中国实体经济普遍只有几个点的利润甚至普遍亏损时,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对于扩大出口绝对是利好,直观上,出口退税是一种减税。减税总是好的,给任何企业减税都是好的。只是出口退税不同于减税,企业得把产品生产出来,卖到国外去,才能收到退税。出口退税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补贴,补贴了谁?当然是外国消费者。
美国过去几十年物价一直运行在低位,显然得益于各种价廉物美的补贴进口产品,让美国低收入阶层也过上了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中国扩大出口退税对于美国进口商家来说也是利好,美国加征的关税最终是由中国来承担,美国消费者依然可以卖到极为便宜的中国商品,也就是说,中国生产企业乃至中国消费者最终要为美国消费者买单,也为中美贸易战付出了代价。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国商界并不支持川普增加关税,美国科技企业反对的声音更为强烈,川普的本意是为了保护科技企业最为看重的知识产权被尊重,也为了让科技企业能够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平等竞争,然而有趣的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争端中,美国科技企业纷纷成为反对川普关税政策的急先锋。
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最新的表态也是为中美贸易战休战埋下了伏笔,称美国还在与中国就一些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只是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达到美国的要求,这些谈判仍将继续下去,美国希望中国全面降低贸易壁垒。库德洛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消费频道(CNBC)说,美国要的是“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零补贴,停止知识产权盗窃,停止被迫转让技术,让美国人自己的公司自己拥有”。库德洛说,美国已经提出这些要求许多个月了,目前中国还没有做到,不过他说“希望之泉永不枯竭”。
美国不再满足于以往中国的集中采购,而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中的深层次问题,要求中方停止不公平贸易手段,即非法的贸易出口补贴;操纵人民币汇率;仿冒、盗窃知识产权;大规模环境破坏;忽视工人健康和安全标准;不合理的进口关税和配额;以掠夺性定价将竞争对手挤出关键资源市场,然后以垄断定价欺诈消费者;筑起贸易保护壁垒,阻碍外国竞争对手合法进入!
美国全国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6月28日他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讲话称,川普总统所做的只是让竞技场地保持更公平。“川普总统清楚的表示,他是一个自由贸易者。他非常清楚的表示,对于这届政府来说,自由贸易的意思是,贸易是自由、公平、对等和平衡的。”
这位前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经济学教授坦言:在一个理想的世界,即贸易是自由、公平、对等与平衡的世界里,世界上将是零关税、零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产业进行零补贴、没有任何货币操纵或是货币贬值的情况,没有任何使用增值税来增加收入甚至把别国产品挡在门外。但是由于主要经济体没有实行自由、公平、对等与平衡的贸易,导致美国惊人的贸易逆差!
1993年,美国教授赖维.巴特拉(Ravi Batra)出版了“自由贸易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 Trade),书中大谈美国经济实力衰退,就是受害于自由贸易。传统贸易理论中,各国劳工被假设是同值的,获得参与贸易的双方都会受惠。若劳工并非同值,像美国劳工成本远高于许多贸易伙伴国时,自由贸易会使美国受害;这正是美国实质工资在1973年后逐年下降的原因。
巴特拉提出恢复美国经济的五大建议,第一个就是将美国平均关稅率从5%先提高到20%,然后在五年内提高到40%。川普在竞选期间曾提出对中国进口产品课征45%关稅的政见,此次实施25%的关税,与25年前巴特拉教授的建议近似。巴特拉教授为何选择40%?因为他估计那可以让美国进口依赖度从占GDP的13%恢复到美国经济衰退(1973年)前,占GDP6%的水平。
自由贸易的终极目标是彻底取消关税,让老百姓分享全球化的好处。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一直大大低于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关税。例如美国对中国的汽车只征收2.5%的关税,中国却对美国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还有17%的增值税、10%的购置税以及依照排量征收最高至40%的消费税,使得进口车在中国价格翻倍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身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税收远远超过发达国家,高税收毫无疑问会影响到消费购买力,比如中国的衣服27%税,化妆品50%税,汽车40%税。餐厅就餐交税30%,房子涉税56项,连每一升汽油中,也包含有26.81%的消费税,14.53%的增值税,2.89%的城建税,1.75%的企业所得税,1.24%的教育附加税,0.83%的地方教育附加税,也就是说,一升汽油中税费已经高达48.05%,而真正汽油的成本价只有51.95%。
一个关税高于美国数倍,而且银行、电信、石油、互联网、文化教育众多行业不对外开放的国家,如今理直气壮地指责川普搞贸易保护,宣称引领自由贸易的方向。岂不是一个笑话!
中美贸易战进行到现在,舆论导向从最初的“奉陪到底”、“美国砸脚”、“悬岩勒马”演变成了“两败俱伤”。如果是“两败俱伤”,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然也要付出代价,大多数以出口为支柱型产业的地区经济都要遭受重创,而长期实行高额的出口退税补贴并非灵丹妙药,最终伤害的是每一个中国消费者和每一个中国纳税人。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1 15:46 , Processed in 0.0438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