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学生早已不再是莘莘学子的纯粹形象,当“堕落、废柴、懒癌”这些词被越来越多用于形容大学生时,不禁令人深思: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吗?如果你有这五大迹象,说明你离堕落也就不远了。
01 过度社交
如今成为北漂一族的顾青,本科曾就读于西安一所普通二本学校。性格豪爽的她,一进入大学就沉浸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常常为了办场活动跑前跑后而放弃原本的上课时间,专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屈指可数。
“现在想来自己的大学满是社团、出游、聚餐这些琐事,其它的好像什么都没剩下。”回忆着再也无法重来一次的大学时,顾青摇头叹息道。
不少像顾青一般的社团积极分子,每日忙于活动、写材料、出游聚餐……每天日程满满,忙得不亦乐乎。可是等到临近毕业时才猛然发现:到头来不知道自己当初究竟在忙些什么,好像什么都没剩下。忙归忙,却是瞎忙。
不仅如此,有的还因此沾染了不少官场恶俗:在酒桌上劝酒敬烟如成人般应酬玩乐,明里说着些客套话暗地里却使着不可见人的手段,对上级卑躬屈膝却对下级颐指气使……
这也难怪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曾发文炮轰:“大学的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
02 拖延症晚期
今天的事情明天做,明天没做,又拖到后天,后天不想做,大后天再做……就这样一直拖到Deadline的最后一刻。
周一:老师通知下周一闭卷考试
周二:时间还早我打两把游戏先
周三:听说XX餐厅出了新品去尝尝
周四:身体不舒服不想复习
周五:周末两天的时间绝对可以搞定
……
周日晚上:刚开始复习会不会来不及啊?为什么书上的我都看不懂?这么多重点怎么背得完?
一天天心里记挂着,却还总是找理由能拖则拖,不仅过得不舒心,还因为敷衍了事、效果可想而知。
03 过度追求物质
在生活费还主要依赖父母支持的前提下,不少大学生挎名牌包包,拿高端钱夹,出入奢侈场所,一味追求与自身实际条件不符的物质高享受,生活腐化的程度令人咋舌。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的日常支出中,书籍和饮食费用只占据百分之五十,而奢侈品的消费比例竟高达百分之三十,尤其在女大学生中奢侈品消费水平更高。
于是,花呗等借贷平台巧妙地利用了大学生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甚至媚俗化消费的特点并从中牟取暴利,大学生如果长期沉迷物欲,轻则形成畸形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重则误入歧途,贻误终生。
04 手机重度依赖症
本来只想打开手机查个英语单词,微博爆出某明星出轨了,赶紧戳进去;咦朋友圈更新了,看看他们都发了什么好玩的;淘宝提示常逛的那家店铺上新了,看看有没有心水的……
刷了两个小时终于心满意足地放下手机。哎我打开手机是要干什么来着?
2018年4月16日,腾讯教育—麦可思公布了《2018年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该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也有近八成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这倒是一个并不令人意外的结果。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鸦片,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05 60分万岁
高中时候的我们,个个都是学霸;大学的我们,几乎都是学渣。
上课时间少,自由支配时间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乎一下课就把书包随便扔在一旁再也不去理会,等到下次上课连讲到哪里都记不清了。
不少人把“没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奉为圭臬,无故旷课现象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每节课总有那么些人不来上课。
即使没有逃课,大多也是在坐在教室玩手机,甚至直接埋头睡觉。一整天下来老师到底讲了什么呢?对不起不知道。
等到期末考试了,一打开书本,什么都不懂,考试60分都难,疯狂地转发锦鲤求好运,如若不幸挂科则自认倒霉,一旦低分飘过则庆幸不已,可等到新学期依然如此。
以上大学生开始废掉的五大迹象,你中了几枪呢?大学时光倏忽而过,请不要在最需要拼搏奋斗的日子选择一味享乐,否则毕业之际,你只能成为曾经那个你最讨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