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支出是个什么鬼东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0:22: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为数不多的财税专家,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老百姓审查国务院去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今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肩负着审查“国家账本”,为咱老百姓看好国家“钱袋子”的重要使命。
然而,据刘小兵对南都记者称,在今年预算草案中,高等教育”支出为1405亿,占比较大。身在高校的他十分关注这1400多亿高等教育资金是怎么花的。可是他在预算草案里再三寻觅,也未发现端倪。后来即使又去看教育部的部门预算,照样也没有找到答案。
连堂堂财税专家都看不清楚预算草案,找不到自己关注的问题,遑论他人。更让他不解的是,刘还发现预决算草案里“其他”支出占比较大。中央本级支出按功能分类,“其他”支出占比至少有10%,也就是3万多亿元预算中约有3200多亿是“其他”支出。而按经济性质分类中,“其他”支出占比更大,达到30%,有的项目中甚至超过90%。
“其他”是个什么鬼东西?为什么“其他”支出在我们政府的预决算草案里占比这么大?稍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之所以有“其他”支出,一是因为政府花了钱后找不到记账的科目和类别,只能记到“其他”的名下。另外,那就是,政府没有按照规定和要求合理合法的使用资金,只能用“其他”来打哈哈了!
记得在前些年,公众就一直对政府财政报告里“其他”支出颇有微词。这些年,舆论一直在呼吁三公经费公开。可是,谁能想到,呼吁来呼吁去,即使公众有多少不满,“其他”支出这个“鬼东东”不但一直在我们的“国家账本”里坚持出现,从不缺席,而且现在占比竟然还越来越大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一些人总是十分警惕西方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可是,据说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对每一分钱的支出都会给民众以明确交代。可是,为我们什么做不到呢?为何至今我们离不开“其他支出”这个鬼东东,还在这个上面做文章?为啥“其他支出”的占比不降反升?为什么我们交给代表审查的“国家账本”这么“复杂”,这么缺乏透明度?
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从2009年起发布《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对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财政透明度进行打分。评估结果显示,9年来,各省级财政透明度得分虽然有所上升,但总体上仍“不及格”。这说明什么?这些年我们铁腕反腐,可财政透明度却“不及格”,这让人情何以堪?
我们连行人闯红灯都要毫不留情的公开示众,何况交人民审查的“国家账本”?账本不透明,审查无意义。“国家账本”就是让人民审查的。所谓账本无非就是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钱都花在哪儿去了?和其他国家比,我们的“国家账本”账本虽然大些、厚些,但一点都不复杂。但愿“其他支出”在我们的“国家账本”里越来越少!
微信公众号:吴钩一言堂(wugouyyt,被禁用一个月,截止到3月21日)
备用公众号:吴钩壹言堂(wugyyt,目前在用)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6 00:04 , Processed in 0.0688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