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公有制是我党的执政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07:04: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感悟生活
  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只要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相比私营企业,整体而言不仅效率低下,且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质次价高,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纸面上的GDP增长无法相应转化为全体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以来,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大张旗鼓的国退民进,还是始于最近10年在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国进民退,我党始终强调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并称公有制是我党的执政基础。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绝非一句空话、套话,而是有一系列切实的保障措施。党和政府通过对土地、金融、矿产等经济资源的垄断,配合手中掌握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在财税政策、特许经营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给公有制单位吃偏食,加上对舆论宣传的绝对控制,不仅可以不动声色地为落实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保驾护航,甚至可以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直接决定所有非公经济主体的生死,从而确保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百度一下“为什么说公有制是我党的执政基础?”一定会找到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归根到底是为了落实“三个代表”,即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所当然地应当掌握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按照马列主义学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丧失我党可以掌控的公有制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则迟早会引发上层建筑的改变,动摇我党的执政基础,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三个代表”的历史使命!
  上面空洞的政治理论说教,许多人要么出于本能的反感不想深究其中的真实含义,要么出于政治和经济学知识的缺乏而无法理解,也有人认为公有制是否占主导地位跟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何必仔细加以推敲。在我看来,切实了解“公有制是我党的执政基础”的真实含义,不仅对判断中国未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势很有帮助,而且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我看来,“公有制是我党的执政基础”说白了就是党只有掌握经济命脉,才能运用掌握的强大经济资源保住政治上的绝对领导地位。道理非常简单,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用马列主义观点,就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一方面,党无论是掌握枪杆子、笔杆子还是刀把子,人吃马喂与设施设备的建设都要钱,光靠税收无法应付庞大的财政支出,何况有些钱不好从政府财政直接支出,只能由政府说了算的经济实体去埋单,这就必须保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固然可以利用军事和法律的手段,但最文明、最适合经常使用的手段还是经济上的威胁利诱,试想如果不是教育、文化、医疗和科研单位均由公有制绝对控制,党和政府掌握着像那些思想上反动的知识分子的饭碗,在他们胡说八道时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温饱三思而行,这些人岂不是会天天向党和政府疯狂进攻?!同样地,对于那些忠心拥护我党的各阶层人士,像某两位读书不多却对党赤胆忠诚的网络作家,如果没有公有制为主导地位,如何为他们的忠诚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促使更多的人竞相仿效?!
  公有制为主体的恶果之一是效率与效益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仅占GDP不到40%的公有制企业,却占用了差不多80%的贷款;2013年底,国企雇用员工数3698万人,约占全社会职工总额的不到15%;2013年底,全国国企资产总额104.1万亿元,所有者权益37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其中金融、烟酒、石油石化、电力、地产等几大垄断行业的利润就占了90%以上,其他均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由于国企靠权力垄断而非市场竞争获得超额利润,所以冗员众多,人浮于事,贿赂公行,铺张浪费极其严重。
  公有制为主体的恶果之二是掌握公权力和公有制资源的所谓体制内人员,不仅享受着稳定的工作和高收入待遇,并且在住房、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享有超过体制外人员的福利,导致中国贫富悬殊情况日益严重。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贫富悬殊程度的基尼系数,无论是官方公布的0.47-0.49,还是民间研究机构调查得出的0.51-0.62,均位居全世界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前列,处在最严重的贫富悬殊程度。通俗地说,中国10%的富人战有全社会90%的财富!当然,10%的富裕人口也有1.3亿人之多,足以让90%的普通人心生仰慕,绝大多数人千方百计地渴望成为体制内的一员,至少能像“五毛”那样挤进党和政府的忠诚拥戴者行列讨一杯羹。由此可见,贫富悬殊对当政者而言其实是一种“正能量”。只是严重的贫富悬殊,让大多数普通民众无法分享到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现在中国人均GDP达到了约7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其中9省市的人均GDP甚至已经超过1万美元、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但绝大多数民众甚至无法享受到人均GDP仅为中国四分之一的印度民众那样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一般印度夫妻多选择生育3、4个小孩,而一对中国夫妻平均只生育1.1个小孩尚感吃力,真正是生不起、死不起,不生老来悲惨,不死生存不易。
  正由于公有制单位普遍效率低下,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质次价高,浪费巨大的社会资源,因此我党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不能由公有制包打天下,否则经济一潭死水,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同样于执政者不利。所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非公经济做补充或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质就是以非公经济的高效率来弥补公有制主体对经济发展的拖累,在保体制内人士荣华富贵万万年的同时,也可以让体制外的奴隶们可以苟延残喘。否则,奴隶们都死绝了,谁来养活和侍候权贵老爷?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15:10 , Processed in 0.0600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