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诺奖得主斯宾塞:加州习奥会定调未来十年世界经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8:4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美交流基金会与美国智库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5月22号在华盛顿共同举办了“展望未来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研讨会,斯宾斯在研讨会上对习奥峰会的意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Michael Spence)在研讨会上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7日至8日将在加州进行为期两天的会晤,此次峰会是在两国之间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两国领导人不应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两国的分歧上,诸如中国的黑客以及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而是应该关注两国的共同利益。

未来十年里,个别的经济体系必定会经历重大的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也将会经历巨大的重新配置。当然,这都取决于两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所采取的政策,以及他们能否积极合作,共同领导世界,创造和保持一个对全球有利的、稳定和开放的经济环境。

斯宾塞指出,中美之间需要在多个领域进行合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使得全球产量在未来的10至15年里翻番,15年后翻三番。但是由于规模的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依靠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堪重负。

全球性的问题向来棘手,难以解决。而中美两国在能源利用率、安全、绿色增长和气候变化上富有成效的合作,或可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中国的十二五计划(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在这些领域都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美国虽然采取了新的国家政策,包括汽车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的标准(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 standards for automobiles),但是经济的发展是较为缓慢和分散的。由于页岩气和天然气的崛起,以及对煤炭依赖的减少,美国也决心成为能源独立国家。

斯宾塞还表示,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互补性正在迅速地改变,但是它的重要性是不会下降的。过去,美国为世界带来了广阔而开放的市场、外来直接投资和先进的技术,而中国为世界主要制造供应链提供了低成本劳动力。如今,中国为那些玲琅满目的奢侈品提供了一个庞大而增长迅速的市场,并且将会不断地创造和吸收新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会摆脱出口部门低附加值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会转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双方的政策,中国也可能成为众多美国经济领域的直接投资者,包括基础设施。虽然中国对美国的服务价值有所改变,美国广阔而庞大的市场仍会向中国敞开。美国将会提供、共享和吸收先进技术和人才,保持在高端教育和基础应用研究中的领先地位。

斯宾塞强调,当然,竞争之中也有有利的一面。随着收入、资本深度和能力上的差距的缩小,两国在比较优势的尖锐分歧较诸于20年前已经是明显减少。广为世界认可的中国的跨国公司将会出现,他们同其他的国家的跨国公司角力世界舞台,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主要力量。在一个迅速扩张的全球经济中,以规则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绝不是零和游戏。

未来10年里,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轮廓应该走向一个更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剩下的问题涉及政策的实施和体制的发展,这些在2013年将被澄清,因为中国的新领导人将会世界传达其改革的重点。

斯宾塞指出,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仍将活力充沛和灵活多样。但是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似乎增长乏力,就业复苏步伐的放慢或是主要原因。政治上的极化也是美国经济不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中间派同意,一个最优的财政政策应该在短期内将会刺激经济的增长,减少长期的负债,并包含跨年度的中期赤字削减计划。

如果现在趋势继续下去的话,美国经济缓慢而稳定地复苏,中美目前交流的方式将会持续下去。2015年,整个东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会超过美国,而中国将会贡献最大的份额。中国的GDP在未来的10至15年里将会赶上美国和欧盟,那时中国和美国的真是GDP都将超过25万亿美元,是中国目前GDP的3倍还不止。中美也将各占世界生产额的15%。

当然伴随这些变化而来的是全球经济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进而凸显出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富有成效、积极合作的双边关系将会促使两国调整他们的政策和体制,以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增长。

斯宾塞总结道,除了双边利益,世界的经济也和中美关系息息相关。随着贸易经济开放、金融稳定和气候问题接踵而来,没有中美两国发挥领导作用,很难想象世界还能够持续平衡和发展下去。









(古 月 编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08:03 , Processed in 0.0538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