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光诚为何逃离美国访问欧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2:4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赴美整整一年。这一年,他由低调谨言变得高调批共,一度引发华人热议。就在近期,他又促成美国议员领袖就中共人权问题对白宫施压,使得他从“人权英雄”转变为“人权说客”。正当陈光诚在美国掀起波澜之际,他却离美访欧,这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受奥斯陆人权联盟、欧洲议会和英国议会两院邀请,陈光诚与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Bob Fu)5月13至22日赴欧洲访问。对于此行目的,仔细了解以上三个机构组织便不难窥探一二。

拿欧洲议会来说,它是世界上首个跨国议会。作为欧盟内部唯一超国家民选机构,它长期以来自认为对推进世界人权进步负有特殊使命。由于中欧之间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而欧洲议会又秉承“西方中心论”的逻辑和思维,因此,它一直是欧洲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的主阵地。

加之,受数百年来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欧洲政府以及国会议员中,都不乏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政客。陈光诚的欧洲行,其实是欧洲人权组织试图进一步将其“工具化”的一个步骤。

陈光诚2013年4月首次出席了美国会众议院的国人权问题听证会。从他赴美起初拒绝出席听证会到现身听证会,这一转变背后,其实也是陈光诚个人角色的转变。迫于“寄人篱下”的状态也好,为了施压白宫营救自己家人也罢,陈光诚近期频发偏激的言语已是不争事实。这正是美国政客以及人权组织所见。毕竟,陈光诚已成为了他们攻击中共的最好“工具”。

作为意识形态反华大本营的欧洲对此心领神会,也急需陈光诚作为代言人。对于陈光诚,虽然他在美国有了立足之地,且成功说服美国政府施压中共。但美国在经贸、半岛问题、叙利亚危机上对中国的需要,使得美国对陈光诚的承诺,势必是雷声大雨点小。面对欧洲抛出的“橄榄枝”,陈光诚自然求之不得。

欧洲之行,多国给了陈光诚极大的礼遇,英国招待尤其隆重。21日,陈光诚受邀在牛津大学牛津辩论社进行了演讲。这是一个有190年历史的组织,它的目标是要成为有趣和有影响力人谈判和辩论的聚集点。4月21日,香港歌手王力宏曾在牛津辩论社演讲,成为了首位受邀演讲的华人。

陈光诚此行在20日还受邀在英国议会进行了演讲,并接受议会颁发的“威斯特敏斯特人权奖”。次日,他还向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递交了一份44人的中共官员名单,要求英国禁止入境,并希望卡梅伦“不要惧怕北京以及贸易方面的威胁”。

除此之外,陈光诚还呼吁:“民主国家应该反思和调整对华人权外交策略,‘闭门人权对话’的形式应该有所改变,否则没有意义。”为了证明中共专制独裁,他在英国还表示“在美国只要你坚持,没有人能阻止你想做就做的事情。”

严格来讲,陈光诚目前的言论越来越缺乏思考和理性。对中共的批评,对民主国家的标榜,其实都有些言过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人权的污点,但不能因此就彻底棒杀。陈光诚公开给欧洲建议如何施压中共,则更容易让他成为西方人权分子的“棋子”。

从现实来说,英国政府面对陈光诚的来访相对低调,并未安排部长级官员和他会面。2012年卡梅伦因与达赖会晤,曾让中英关系一度恶化,这直接导致了卡梅伦2013年的访华计划流产。英国官员再会陈光诚,恐让中英关系再度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陈光诚在人权问题上建议,其实英国各界已有过类似声音,并不新鲜。但这些话,在西方人权分子耳中却很舒服。然而,陈光诚必须警惕,人权问题改善本身就不能一蹴而就。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光诚势必不会再有什么炒作空间。而他这颗“棋子”难免沦为“弃子”。




(謇言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08:24 , Processed in 0.0527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