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阳修:北宋桃色绯闻最多的大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04:3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思先生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认为,潜规则就是在我们的现实规则之后所隐藏着的另一种规则,书中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淘汰清官”的规律,认为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少清官,甚至淘汰清官,选择恶棍,正是官场“潜规则”发挥效应的结果。所以有人总结了官场上的最高规则,就是“按显规则说话,按潜规则做事”。

  欧阳修乃北宋地位显赫的政治家,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是不平则鸣金刚怒目的官场异类;是心胸豁达慧眼识珠的千古伯乐;他是正襟危坐倡导“文以载道”的传统文人;是耽于诗酒柔情似水的文艺男人,更是宋代官场潜规则的受害者。

  容貌不佳的“高考状元”

  

  欧阳修从16岁起参加科举考试,他写了一篇《上胥学士偃启》的文章,去拜见当时的军分区长官、文坛领袖胥偃,该长官看后大为赞赏,说“子当能有名于世”,不仅接他到自己府上读书,后来甚至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个容貌不佳但文采万丈的年轻人。

  

  从长相上看,欧阳修虽说不是丑得惨绝人寰,但绝称不上好看。客气地说,他长得很特别。宋人笔记中说他身材矮小、嘴巴大,上嘴唇挨不到下嘴唇,一笑就露出明晃晃的大兔牙,脸黑耳朵大而白。

  古人认为嘴巴大是讲诚信的象征。但到了宋代,大嘴巴就变成了易惹风波的象征了。据说欧阳修在去开封府参加考试的时候,一个和尚曾经评价他说,耳朵的颜色比脸白,这预示着他将名满天下,而嘴唇盖不住牙齿,他的一生常易惹是非而招致小人的诽谤。

  1030年,在多年苦读之后,终于进入宋代官场,被任命为洛阳推官,大概相当于现在中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而胥偃也把女儿嫁给了欧阳修。少年得志,娇妻在侧,青春作伴,欧阳修开始了在洛阳的三年生活。在饮酒斗诗之间,与一帮风流文人、美貌歌妓打成一片,让他体验了“座上常客满,樽中酒不空”的快乐。三年的风流悠游,接下来却是一生的困顿和挫折。

  宋代官场的桃色事件

  

  在现代社会审丑的时代,在娱乐圈桃色新闻不算什么,但在官场,桃色新闻则是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被绯闻缠身的官员轻则免职,重则掉脑袋。而欧阳修偏偏就碰上了两次。

  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因私通家奴东窗事发,遭审讯时诬称与欧阳修有染,这是个绝佳的剧本,这样一个“猥琐大叔情挑小萝莉”的故事,绝对可以让欧阳修身败名裂甚至身首异处。欧阳修被投入大狱接受审查。虽然后来查明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但欧阳修还是受到牵累,被降职到滁州。

  多年以后,在官场发挥大嘴风格不平则鸣的欧阳修,再次绯闻缠身。欧阳修亲手提携过的御史蒋之奇,上书神宗皇帝,弹劾欧阳修与自己的儿媳妇有染,俗称“扒灰”。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不管有没有,欧阳修的名誉和地位将大受影响。神宗对此颇为重视,命中书省认真调查,真相很快大白于天下,这伙人只得承认是虚构,目的是把欧阳修搞臭。

  

  欧阳修已经厌倦了官场无休无止的争斗和抹黑,萌生退意,多次请辞,最后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的身份出知亳州。这是欧阳修第三次遭贬,这时他已经是61岁白发苍颜的老翁了。三次被贬,两次被扣上“老流氓”的帽子,欧阳修在宋代官场可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欧阳修他天性随和浪漫,喜欢宴乐冶游,爱开玩笑,少不了和歌女们插科打诨,其词集中有不少“艳词”。他写的一首《望江南》,就被敌人拿来攻击他,作为猥亵外甥女的罪证。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词的上阕用各种比喻,描写了少女之美,下阕则传神地写出了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堂上堂下地跑着在玩簸钱游戏的情景。而正是这首词,被别人拿来攻击他“为老不尊”,说他是个不怀好意的“萝莉控”。对于此,冯梦龙在《情史类略》中感慨地说,“意赠婢之词也,而忌者诬公为盗甥。噫!词之不可轻作也如此”。

  怡然一醉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官场此路不通,则另辟蹊径,这是中国文人的自我调节机制。欧阳修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绝对一流,他对挫折淡然视之,管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无论什么挫折,无论多少污水劈头盖脸,工作照干小酒照喝小曲照唱。他酒量不佳但喜欢喝酒,喝了就醉,醉了就有千古名文流传后世,所以他号“醉翁”。

  

  几年后,欧阳修调到国际大都市扬州。工作闲暇之余,欧阳修恢复了他的文人本色。修建平山堂,肆无忌惮地吃“花酒”。每次宴会前,总是在宴会的院子和大厅里摆满荷花,玩一种叫“击鼓传花”的游戏,众歌伎穿梭其中,欧阳修和他的下属们玩得天昏地暗,早已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趁着酒兴,他写下了这首颇有桃色韵味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上片写春闺女子眼中所见之景。身在深深之庭院,杨柳堆积着莫名的愁怨,帘幕隔开了与爱人的距离,仿佛远隔千山万水。爱人此刻在哪里?怕不是在灯红酒绿处,和别的女子冶游嬉戏吧?寄思念于担心之中。

  下片写女子的心路。此刻雨横风狂,春花落尽,眼看着韶光已尽,她想挽留住春天,但留得住思念,挽不住芳华,没人说话,只好含泪问花,但是花儿也是那么冷漠无情,“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在扬州的时间不长,但扬州那旖旎的风光,却让欧阳修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一头扎进扬州的湖光山色中,做起了快乐的文章太守。多年以后,他写下了让扬州平山堂蜚声中外的传世佳作《朝中措》: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写登高所见,群山如万马奔腾尽入眼中,远山含黛,似隐似现,如一幅泼墨山水。

  下阕尽显欧阳修的豪气,他毫不谦虚地自诩为“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文章太守,“挥毫万字”倒是真的,但“一饮千钟”却有点吹牛的味道了。吹牛不是欧阳修的本意,但“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虽说是希望别人及时行乐,这何尝不是欧阳修的自我安慰呢。

  

  

  这应该是欧阳修一生的总结。暮年之时,曾经天真的欧阳修终于认清了社会残酷的现实,世路风波险恶,不如及时行乐。美人美景美酒,哪怕世事消磨,人情冷暖,如能“一醉花前倒”,则万事可以无悔矣。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8 06:57 , Processed in 0.0600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