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亚太中心主任霍尔特(William Overholt)曾在2005年5月向美国国会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递交一份题为《中国与全球化》(China and Globalization)的证词性报告,报告主要讲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他国带来的挑战。其中有一段这样讲:“目前,中国面临著巨大的挑战……在制造业,生产力对就业的影响比我们国家要严重得多。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本更甚。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狠狠地撞墙。到2020年,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
由此,霍尔特曾一度被美国学者批为“亲中人士”。他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版题为《中国的崛起》(The Rise of China: 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一书,成为首位用“中国崛起”命名的西方作者。他在书中对中国的正面观点在当时属于“颠覆性预测”,曾引发美国学界哗然。当时他还指责美国不应该以撤销最惠国待遇威胁中国,而且看好中国巨大经济成就,且对中国崛起与经济现代化保持乐观,有时更是提醒美国在指责中国之前应该先审视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