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談“書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05:5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恰到好處地評論一本書(包括一篇文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評書本來就是一個評論者的主觀看法。如有別人說這個看法是對是錯﹐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主觀判定。(這裡只就一般情況而言。)據說有人還在批評紅樓夢不好呢﹐想標新立異。這樣一來﹐就沒有好的小說了。
       
目前評書一般只就內容而論。除非這個內容所述與客觀事實有出入﹐評論者可憑事實來加以批駁﹐其他情況下的評論都只能反映評論者對某本書的內容喜歡不喜歡﹐不反映某本書內容的好壞(也指一般情況)。不同的評論者對某本書內容有不同的好壞認同。即使評論的道理分析都很對﹐能為大部份閱者所接受﹐還可能有人有不同的看法。這也是正常的。
       
在具體評書方面﹐最好要避免言過其實。因為評書往往從個人主觀立場出發﹐如喜歡某本書﹐就可能把它特別說得好些﹐不喜歡某本書可能把它特別說得壞些。這也是客觀存在的現像。所以評論用詞要恰當﹐不要用說得過份的詞。說得過份好﹐有拍馬之嫌。說得過份壞﹐有攻擊之嫌。要把個人的喜好收起來﹐站在超然客觀的立場去評論﹐才能公允。
       
這裡還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有人說某本書好﹐有人說某本書還不夠好。評書跟評論者本身的文學修養水平有關。評論者的文學修養水平低於作者的水平﹐就會認為這本書很好﹐而評論者的文學修養水平高於作者的水平﹐就會認為這本書還不夠好﹐還可改進。這也是正常的。當一個評論者本身的文學修養水平提高後﹐可能會對同一部作品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評價。不要說他怎麼前後矛盾。由於他自己水平的提高﹐他對原先讚揚的作品就可能認為不過如此﹐而對原先因不能深刻理解而認為不過如此的作品卻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改變了看法。
       
有時一本書本身說的道理都很對﹐但反觀作者本人則品德很壞。那怎麼評這本書呢﹖單從書說可說是本好書﹐但與作者的行為結合起來看﹐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之作。評它好似乎在為偽君子推銷虛偽的作品。這可難矣。
       
另一個情況是﹐不能以一本書的暢銷與否﹐來評論它的好壞。更確切地說﹐評論它的文學價值不應以暢銷與否作標準。書能暢銷當然有它的價值﹐不過不一定是文學價值﹐經常是實用價值。小說也有消遣娛樂的實用價值。一天工作勞累後﹐吃罷晚飯﹐躺在沙發上﹐一本小說在手﹐讓精神放鬆一下。管它寫得好不好。所以在評論一本書的時候﹐不能把因為它暢銷而作為一個論據。
       
要成為一個權威性的書評家還真不容易。這裡指沒有權力背景的“民間”書評家。有權力背景的書評家其意見的權威性就大可質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4 06:09 , Processed in 0.0626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