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央严令通知:今后不许反党反毛言论公然在媒体出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7: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中央严令通知:今后不许反党反毛言论公然在媒体出现作者:曹开林
  最近,各个省市区中共党的宣传部长都在传达中央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据参加某省传达会议的人士披露,今后中央宣传基调已经明朗。
  一、必须坚持媒体的"喉舌论",即在中国的媒体,不管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都应当是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这是我们的政治制度所决定了的,有些人在这方面有糊涂观念或错误立场,今后不允许党管的媒体发出与党和人民利益相违背的声音,现在一些媒体改制,由社会力量筹办,也必须遵守这一原则,否则就收回或者不要办了(据了解,有的省区已开始收回一些社会办刊)。
  二、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列毛与特色理论,对此要有理论自信,在这方面思想比较混乱,一些人一直在宣扬马列毛过时论,散布错误观点,今后不能允许反马列毛言论公开地堂而皇之地在媒体上出现。马列毛作为指导思想是我们的政治制度规定了的,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选择检验了的,而且现在仍是我们事业的基础,并不是一些人随随便便就能否定得了的。
  三、必须注意"新三反人员"占据媒体与舆论阵地的问题。所谓"新三反人员"就是坚持反党、反国家、反民族立场的人员,这些人本来是党培养的,被党安排在舆论阵地,却不为党的事业说话,总是唱反调;有的还拿着国家津贴,提起我们的国家却是一无是处;明明你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却总在贬损这个民族,这些人不能继续呆在媒体,不能从事舆论宣传工作,应该"不换立场就换人"。
  四、对媒体要加强管理与引导,媒体人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要坚持客观真正性原则,要辨证地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要对社会负责,比如,媒体成天全版面报道负面东西,对正面的却视而不见,你这是客观真实吗?许多人都在夸美国的言论自由,最近美国教育部把毛泽东语录上到网上,结果引起全国反弹,我们这里把林肯语录到处宣扬,大家却平静接受,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五、加强党对媒体舆论的领导,要从培养新闻人才抓起,各高校凡有新闻类专业的,一定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正确的政治立场放在首位,凡有"新三反"倾向的,凡是思想糊涂立场混乱的人,不能在高校从事新闻人才的培养。今后将派出党政干部到各高校新闻专业去与各高校新闻教师到媒体与党政机关来换岗。
  禁止媒体反党反毛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据中华主流文化网、红歌会网报道,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今后不能允许反马列毛言论公开地堂而皇之地在媒体上出现"、宣传战线将清理反党、反国家、反民族立场的"新三反人员",成了本次会议的重要精神。
  对党和国家、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它表明新一届党中央真正认识到了放任反毛反党舆论的巨大危险性,真正在吸取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真正开始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宪法和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有明确的阐述和规定,因此,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维护党的形象,是依宪法执政按党章办事的前提,同时也符合绝大多数爱国家爱民族的人民的心愿。
  党报反党,放任各种媒体污蔑自己的开国领袖,这种怪现状恐怕只有在解体前的苏联才出现过,可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国已经存在了30多年。80年代中期,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党中央作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决策,可随即就因为"不管姓资姓社"理论的出现而导致四项基本原则成为一纸空文。多年来,反毛反党言论甚嚣尘上,许多媒体甚至围剿封杀歌颂毛泽东思想歌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党在人民中的威信降至了最低点,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已经岌岌可危。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伟大的人民领袖,他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民求生存谋幸福。这正是毛泽东去世30多年后,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深深怀念他敬仰他的根本原因。离开了毛泽东思想就不是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党就不会受党人民的拥戴。因此,全体共产党人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反毛就是反党,反党必定反毛;反毛就是反人民,反人民也必定反毛。
  新一届党中央禁止媒体反党反毛是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大快人心的。但是光禁止反毛反党言论还不够,还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作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宣传符合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打造健康的舆论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强化意识形态的功能。只有这样,党才会重新获得人民的信任,涣散的民心才能再一次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当年共产党这样痛批国民党
  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幷不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关于人口素质不够的问题,共产党说过,不应因人民素质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育人民. 解放区的直选,是用各种豆子代表候选人,在候选人背后的碗里面投豆子的,所有一切都公开在露天举行.现在的素质,比那时候好很多吧.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也就是“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罢了。   
                                   ---《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 ---《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
                                      ---《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当年共产党这样痛批国民党
    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      
                                 ---《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
                                 ---《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当年共产党这样痛批国民党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他们各自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多少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权为人民所握有,为人民所运用,而且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务。这样的政权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使失掉自由权利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权利;没有失掉自由权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特别是言论、出版、机会、结社,这些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是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
                                  ---《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
                                 
    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幷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一步先看政府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信.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当年共产党这样痛批国民党


    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5日  当年共产党这样痛批国民党
    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取资欧美”,但又要避免欧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驾而上之,这正是中山先生的伟大识见。
                                    ---《新华日报》1942年11月12日   当年共产党这样痛批国民党


    这说明英美在战时也还是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两大民主国家采取这些重大措置,正说明英美两国是尊重和重视共产党及其它党派,和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和力量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批评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效法的...全国各党派能够融洽的为共同目标奋斗到底,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国亟应提倡和效法的。

                                 ---《新华日报》1942年8月29日

    这正如前天座谈会主席左舜生先生说的:“我们不去敦促,自由这一客人是永远不会进我们的门的!”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曾经有一种看法,以为民主可以等人家给与。以为天下有好心人把民主给人民,于是就有了等待这种“民主”,正如等待二百万元的头奖一样。但是中外古今的历史都证明了,民主是从人民的争取和斗争中得到的成果,决不是一种可以幸得的礼物。   
                                    ---《新华日报》1945年7月3日
    必须真正做到民主动员,必须有民主政府持行幷保障一切民主的措施,这真理还不简单明了吗?
                                         ---《新华日报》1945年1月18日


    英国人民把言论、集会、身体等自由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而加以无比重视,从美国方面也同样表现出来。上引赫尔国务卿自称一生为这目标奋斗力争的正是这个东西。“平等”与“自由”为什么被民主国家这样重视,重视到认为没有这就无从谈民主政治呢?这是很简单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提倡人民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到了家天下,人人的权利便有不平,......所以对外族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族主义。对于国内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权主义”。英美民主政治所重视的平等,正是这一含义...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的权利,那末怎样能够谈得到民主、怎样能够实现民治呢?说到“自由”也是一样,如果连人民言论、集会、身体的自由都不允许,则民治从何谈起?... 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英国人民有平等有自由,所以虽没有宪法也是民主国家。由此看来,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汹涌,现在是民权的时代,人民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身体的自由是真理,实现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胜利的,所以要高举民主的大旗奋斗着的世界和中国。                       
                                   ---《新华日报》1944年3月30日

    年青的民主的美国,曾经产生过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威尔逊,也产生过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反法西斯战争的民主领袖罗斯福。这些伟大的公民们有一个传统的特点,就是民主,就是为多数的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美国现在是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国四大主要国之一,担负了彻底消灭法西斯、消灭侵略、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安全的重大责任,从美国的革命历史,从美国人民爱好民主自由的传统精神,从美国人民的真正利益,我们深信美国将继续罗斯福的民主政策,不会忽视世界各处,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声音,人民的要求。                                 
                                   ---《新华日报》1945年7月4日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我们尊重幷且愿意接受美国朋友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正如我们对孤立主义提出批评,应受到尊重一样,这也是从彼此激励互求进步以加强两国人民的合作出发的。我们丝毫也不心存疑惧,认为美国朋友的批评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当年共产党这样痛批国民党


    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能有正当的发展...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张思想统制。这就是说,把一定范围以内的思想,灌输给青年,对于这种思想是没有怀疑和选择的余地的。...另一种主张是思想自由。... 只有自觉和自愿,才能产生心悦诚服的信仰,和惊天动地的创造活动。一般民众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这样。如果走相反的道路,则结果都是十分可悲的。有许多事实说明在强迫注入的训练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这种办法是必须改正的。我们主张思想应当是自由的。


                                    ---《新华日报》1941年6月2日


    统制思想,以求安于一尊;箝制言论,以使莫敢予毒,这是中国过去专制时代的愚民政策,这是欧洲中古黑暗时代的现象,这是法西斯主义的办法,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决不适于今日民主的世界,尤不适于必须力求进步的中国...言论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没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团结统一,不能争取胜利,不能建国,也不能在战后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新闻自由,是民主的标帜;没有新闻自由,便没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是新闻自由的基础,没有政治的民主而要得到真正的新闻自由,决不可能。     
                                    ---《新华日报》1945年3月31日


    作统治者的喉舌,看起来象自由了,但那自由也只限于豪奴、恶仆应得的“自由”,超出范围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你尽可以有吆喝奴隶——人民大众的自由,但对主子则必需奉命唯谨的,毕恭毕敬,半点也不敢自由。                                 
                                      ---《新华日报》1946年9月1日


    要真正做到出版自由,必须彻底废除现行检查办法.   
                                      ---《新华日报》1945年6月26日


    为了国家利益和革命事业,我们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但这必须事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那样牺牲自己是真正为了国家和革命么?第二,我们所有的一切是些什么?...一面说青年“根本不能谈民主 ”,一面是叫青年“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这就是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对青年所施行的“标准”的“民主自由”的教育...那不过是为着要装装门面而已。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5日
闲人维杰; 腐败未必是坏事
说这话,肯定要招人骂,招人来骂不可怕,就怕招猪来骂。

[前言] 朋友说我很少谈反腐,我说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谈的,这一篇算是给朋友的应题作文吧。
闲人维杰
这是什么道理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从哲理上讲,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必然有坏的一面,反之亦然。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有句古语说:否极泰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坏到极点了,就会朝好的方向转化了。旧体制腐败了,腐烂了,新体制也就顺势诞生了。清王朝不腐败,哪来的中华民国?旧中国不腐败,哪来的新中国?所以说,腐败并不可怕,怕就怕腐而不烂,那就是不死也不活,拖着,活受罪,最难熬。
这样说有点抽象,可说具体点,就有点难听了。

这种体制的好与坏

这种体制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体制内的人来说,尤其是对当权者来说,这种体制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体制。
这种体制说到底就是权力所有制,权力主宰了人世间的一切事务,包括人的生命。换句话说,凡是人可以办到的事,权力都可以办到,只要有足够的权力,就算是把别人的心臟摘下来装到他的身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在这种体制里,权力就如同一柄魔杖,金钱美女围着魔杖转,任何人拈上这柄魔杖都会上瘾,都会变成权力的瘾君子。这也是人性,换谁上去都一样,你要权力瘾君子推动民主宪政变革,那就是要他作茧自缚,要他自削权柄,无异于要他自宫,太中国梦矣。
这个体制基本上已经衰变成为利益结盟体,依靠利益来驱动体制的运行。在这种体制下,权力与利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有了权力,就有了利益,权力越大,利益也越大。体制内的人,或多或少都分享到一分利益。要推行政治体制变革,就是要打破这种权力与利益的联结,要削弱权力的利益,要削弱体制内的利益。这必然遭到当权者们全力反对,甚至遭到体制内整体的反对。谁上台都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就算他是异类,想变革,他身边的人也不会让他变革,他执意要变革,胡赵二人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改革开放把权力的利益功能推向登峰造极

老邓的聪明就在于他只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而不触动政治体制,这样单方面的变革让权力得到了更大的利益,所以得到了当权者们全力的支持。老邓就是这样通过扩大权力的利益而换来扩大他个人的权力,让他成为中国继毛泽东之后最有权力的人。老邓的经济体制变革,激活了中国的经济。
然而,恰恰是这样单方面的变革,把权力的利益功能推向了登峰造极。金钱美女纷纷拜倒在权力之下,给权力增添了无限的魅力,这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这种魅力就是腐败堕落的最大的动力。这种旨在激发人体本能欲望的变革,把这个民族推上了腐败堕落的不归路。体制内的人普遍堕落了,更加死心踏地地维护这种体制;体制外的人普遍堕落了,一心只想挤进体制内,也来分享体制的利益。尽管那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是做出一百倍的努力追逐这样的中国梦。这就是中国人的秉性,在体制外象泼妇一样骂街,一旦挤入体制内,立马就变成了这个体制的死心踏地的卫道士。所以说,这个体制也就变得更加牢固,更加顽固了。

政改热情几时有?

曾几何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中国人痛定思痛,对政治体制改革无不充满了期望与热情,尤其是体制内的当权者,因自身在文革中遭受的惨痛经历,让他们一时也对旧体制产生了怀疑,确实也曾想改变这个旧体制。
然而,当他们的权力失而复得,又享受到这种体制的好处后,很快就忘记了往日的伤痛,而老邓的经济体制变革,恰恰让他们的权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反而促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反对政治体制变革了。那一场政治风波被血腥清洗,也就彻底澆灭了中国人的政治热情,此后中国人的政治热情日趋淡漠了,也就不再有多少改革的期望了,所有的期望与热情都倾注到金钱与色欲组合的梦幻里,这种梦成为最现实的中国梦。人人都梦想当西门庆,拥有一群番金莲。
这就是中国国情的现实,大家都在温柔梦里,这个体制也就固然金汤了。更何况这个体制在近几十年依靠垄断与掠夺,累积起了无限庞大的国有资产。有这么庞大的资产在手,可以供养庞大的官僚队伍,可以供养庞大的武装力量,所以他们完全有理由自信,也有理由强硬,换谁上台都会这么强硬。只要体制的核心不发生内讧,不发生分裂,任何体制外的力量都奈何不了他们。

腐败让未来充满了变数

腐败固然痛苦,可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下,任其腐败不失为一种冷漠的选择,腐败至少可以给这个体制带来两个变数。
其一. 发生内讧。
腐败的过程就是权贵们瓜分公有资产的过程,在瓜分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利益冲突,一旦冲突激化升级变成内讧,一方铤而走险,或发生宫廷政变,或摆脱制体的束缚彻底分裂,一场变革也就暴发了。当然,这种变革有可能变得更加专制,但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双方势均力敌,或分化出多方力量,谁也吃不了谁,就有可能逼使各方坐到谈判桌前。当年大英帝国,就是因为众多贵族势力的崛起,君王权力的旁落,逼使皇帝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成就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的体制。
当然,以中国人的秉性,十之八九又是走向专制,甚至更专制。可总算还有十分之一的机会走向宪政,值不值的博,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权者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倒了,天下就会大乱。这不是吓唬人,萨达姆倒了,伊拉克确实乱了,萨达姆的殘余势力到处乱炸,除非能把那些殘余势力彻底清除。正是因于对动乱的恐惧,让大多数的中国人宁愿选择忍受腐败。这也是现实,对中国人来说,或许真的只有这两种选择:要么忍受腐败,要么遭受动乱。腐败无论多痛苦,都不会比离乱痛苦。假如我们这个民族真得没有第三种选择,那宁愿忍受腐败,也是情愿可原。然而,问题是,忍受了腐败,就可以永远避免动乱吗?
其二.立场转变。
公有制累积起无限庞大的资产,只要能瓜分到万分之一,就足以让一个家族成为超级富豪。这是一场千载难逢的世纪盛宴,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庞大的公有资产,过去从来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所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是因为利益太庞大了,机会太难得了,所以在公有资产还没被瓜分完之前,要叫他们推动政治体制变革,限制他们的权力,那无异是与虎谋皮。这就是现实的中国,实实在在的国情。
然而,假如公有资产被瓜分完了,那国情就不同了。当公有资产被瓜分完了,这个体制只余下一个空壳子了,也就不值得他们眷恋了。更为重要的是,当公有资产被瓜分完了,差不多都变成他们各自家族的私有财产了,他们就会慢慢转变立场支持民主宪政了。因为只有民主宪政,才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私有财产的安全。现实了民主宪政,他们就不必把财产转移到国外去了,也不要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去了。说实在话,无论你多么富有,移民始终是做二等公民,假如自己的国家是成熟的民主国家,没有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
也就是说,让他们腐败,让他们快快把公有资产瓜分完了,让他们个个都成为富豪了,那时候他们就变成民主宪政的带头人,带领我们走上民主宪政的道路了。
让他们快快把公有资产瓜分完了,民主宪政的希望也就不远了。这话很难听,信不信由你。

中华民族还有几多机会?

近一个世纪来,上天给了中华民族很多次变革的机会,可这个民族每到关健时刻,往往是做出了最坏的选择。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失去了良好的契机,不再有什么好的契机留给中国人了。上上签都已经被中国人扔弃,余下的都是下下签了。下下签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这就是这个民族的缩命。没有什么好办法,在无可奈何下,等待崩盘或许就是唯一的选择。既然是等待崩盘,那腐败就不是一件坏事了。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兴亡史,腐败恰恰是王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内因。腐败的过程,也就是旧体制瓦解的过程。 秦二世不腐败,秦王朝就不会那么快完蛋,越腐败,越快完蛋。也就是说,腐败可以加速旧体制的瓦解,旧体制瓦解了,新体制也就诞生了。
这个愚昧而狡诈的民族,何时能走出历史的恶性循环?只有天知道。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3 21:26 , Processed in 0.0637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