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堯舜禪讓之質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04:0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堯舜禪讓之事﹐恐怕當時並無文字記載﹐只是傳說﹐所以是否實有其事﹐還是後人杜僎﹐大有推究之必要。俗語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子女可以反映父母的行為。父母平時的行為如何﹐子女天天看在眼裡﹐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影響所及﹐不知不覺中學起樣來﹐就繼承了父母的行為。而子孫也可以反映祖先的行為。現在先來看看黃帝的現代子孫究竟行為如何。可以用“爭權奪利”四字概括之。大到國家政權﹐小到一個企業的管理權﹐再小甚至到一個家庭的主動權﹕誰聽誰的。這裡讓我們先弄清楚什麼是權﹐什麼叫有權。有權就是有人肯聽你的話﹐肯照你的話去做。聽你話的人越多﹐你的權越大。這跟頭銜的大小沒有關係。唐玄宗到了馬蒐坡﹐軍士嘩變﹐沒有人再肯聽他的話﹐他連楊貴妃也保護不了。當然就沒了權。這就是權力的內在實質。

有人或許會說﹐古代人心質樸﹐不像現代人心險惡。所以堯舜禪讓之事完全可以是事實。其實人心不古與時代古今沒有關係﹐而與人際關係有關。在生活簡單的偏僻地區﹐人際關係就簡單純樸。在有權有利可爭逐的場所﹐人際關係就複雜。如說古代人心都古﹐應該大家和和氣氣生活在一起﹐但在堯舜之前﹐就有黃帝與蚩尤大戰一場。豈能說人心是古的。要說古樸﹐人是從猴子變來的﹐猴子應該比人更古樸吧。但在動物園的猴山上﹐雄猴們搶猴王做時﹐還不是大打出手﹐弄得鮮血淋漓。連猴心都不古﹐何況人心。

有人或許會說﹐堯舜時地域不廣﹐權力不大﹐不值得留戀。言下之意﹐所以肯讓權。權小就肯相讓嗎﹖恐怕未必。君不見﹐國內科長的權力算得小了﹐一個辦公室裡管不了幾個人﹐但大家還爭著當。連更低檔的里弄幹部也不見得大家都在退讓。因為權力或多或少帶來點好處﹐即利也。所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有一個時期﹐國內菜場裡有刀權秤權的人﹐也大用其權﹐有數的人來買就給好貨﹐一般群眾只能買到劣貨。由此可見﹐堯舜禪讓之事可信乎﹖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08:39 , Processed in 0.0528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