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驶进南海 周边局势骤然升温(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9:1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务新闻



“斯坦尼斯”号航母及其打击大队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3月3日报道,美国海军派遣了一支规模虽小但实力强大的舰队前往南中国海。据报道,前往南海的是以“斯坦尼斯”号航母为核心的打击大队,包括“斯坦尼斯”号航母、“安提坦”号、“莫比尔湾”号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钟云”、“斯托克顿”号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此外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指挥舰在前往菲律宾访问途中将与这支舰队编队行动。美媒称,这个航母打击大队是对局势紧张的南海地区最新的一次“力量展示”,美国声称中国正为“实现自己的领土要求”,正对这一地区进行“军事化”。

据悉,美国军官透露,“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是1月15日从华盛顿州(布雷默顿基地)出发的,该舰与两艘驱逐舰、两艘巡洋舰和第七舰队旗舰一起,于最近几天内前往南中国海争议海域。

据军官说,以日本为基地的“安提坦”号巡洋舰与舰队会合前,正在单独执行“例行巡逻任务”,该舰从二月底开始接替“麦坎贝尔”号驱逐舰和“阿什兰”号船坞登陆舰执行这一任务。

美媒称,中美目前在南海地区的紧张气氛正在升级,尤其是二月份中国在岛屿上部署地空导弹的新闻出现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在2月24日对国会议员称:“我认为中国明显正在对南中国海实施‘军事化’”,哈里斯说:“除非你相信地球是平的,不然没有别的可能。”

一位太平洋舰队的发言人则试图淡化美国在这一地区加强存在的事实。

“我们的军舰和飞机正在西太平洋上执行例行任务——包括南中国海——这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克雷·道斯中校在声明中说,“仅在2015年,太平洋舰队舰艇在南中国海航行时间共计有700天之多。”

但是专家认为,派遣“斯坦尼斯”号航母进入南中国海对中国和该地区其他国家将释放明显信号。

“明显海军和国防部正在展示其执行自身存在和区域航行自由诺言的决心,”美国海军退役舰长,华盛顿“新美国安全中心”分析家杰瑞·亨德里克斯说了,“通过派遣整个航母打击大队和一艘指挥舰,海军正在展示自己维护美国利益 的决心和在全世界投送力量能力。”

去年10月,美国“拉森”号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海人工岛周围12海里,这是自中国扩建南沙诸岛以来,美国首次挑战中国的主权要求。

今年1月30日,美国“柯蒂斯·威尔伯”号驱逐舰又靠近了西沙群岛。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6-3-4 02:42: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offeemilk,我只能说,你从骨子里就是汉奸了。中国部署导弹,你说是是军国主义崛起,那越南和菲律宾部署军防,你怎么变成聋子了!你这种人啊,在哪里都是下贱的料,都被看不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3-3 20:0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ffeemilk 于 2016-3-3 20:01 编辑

為遏制共匪瘋狂納粹法西斯軍國主義崛起有必要這麼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3-4 04:04:59 | 只看该作者
dustpig發表於2016-3-4 02:42
Coffeemilk,我只能說,你從骨子裡就是漢奸了。中國部署導彈,你說是是軍國主義崛起,那越南和菲律賓部署軍...

共匪的奴才就是共匪的奴才! 怪不得用"dustpig"這個名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3-4 08:32:01 | 只看该作者
人家爬到头上拉屎拉尿,是可忍吗?如可,则绿帽子何不可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3-4 10:58:48 | 只看该作者
有几个傻逼为了拿一些小钱,几乎每天都在发一些攻击中国的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3-5 04:28:44 | 只看该作者
共匪五毛才是名符其實的蠢傻逼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7-17 11:11:17 | 只看该作者
天天发攻击中国的帖,大家想想谁会这样跟生自己养自己的祖国这么苦大仇深?赚多少钱可以这样忘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22:17 , Processed in 0.0608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