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27个军及军一级首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0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1950年10月首批志愿军入朝参战,到1958年完成撤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共有27个军直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概况(按参战时间顺序):

1、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成。军长梁兴初、江拥辉(代),政治委员刘西元、吴岱(代)。辖第112师、第113师、第114师。先后隶属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首批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等。胜利完成任务后,于1953年7月10日回国。该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誉为“万岁军”。

2、第39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9军编成。军长吴信泉、张竭诚(代),政治委员徐斌洲、李雪三、石瑛(代)。辖第115师、第116师、第117师。先后隶属于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首批由辽宁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5月7日回国。

3、第40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40军编成。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辖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先后隶属于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3年7月回国。

4、第42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42军编成。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郭成柱。辖第124师、第125师、第126师。先后隶属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10月30日回国。

5、第66军。1950年10月由华北军区第66军编成。军长肖新槐,政治委员王紫峰。辖第196师、第197师、第198师。隶属志愿军总部。该军于1950年10月25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1年4月10日回国。

6、第50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50军编成。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辖第148师、第149师、第150师。先后隶属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26日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和辽宁安东(今丹东)两地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1年4月12日回国休整。同年7月上旬再次入朝,担任朝鲜西海岸防御及抢修机场任务,11月参加西朝鲜湾渡海攻岛作战。1955年4月19日回国。

7、第20军。1950年11月由第三野战军第20军编成。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兼)、谭佑铭。辖第58师、第59师、第60师及第89师。隶属第9兵团。该军于1950年11月7日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和朝鲜东海岸防御。1952年10月11日回国。该军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8、第27军。1950年11月由第三野战军第27军编成。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曾如清。辖第79师、第80师、第81师及第94师。隶属第9兵团。该军于1950年11月12日由吉林临江入朝,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10月14日回国。

9、第26军。1950年11月由第三野战军第26军编成。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辖第76师、第77师、第78师及第88师。隶属于第9兵团。该军于1950年11月19日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6月5日回国。

10、第64军。1951年2月由第一野战军第64军编成。军长曾思玉、唐子安,政治委员王昭、黄文明。辖第190师、第191师、第192师。隶属第19兵团。该军于1951年2月16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3年8月回国。

11、第63军。1951年2月由第一野战军第63军编成。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辖第187师、第188师、第189师。隶属第19兵团。该军于1951年2月17日由辽宁长甸河口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3年9月回国。

12、第65军。1951年2月由第一野战军第65军编成。军长肖应堂,政委王道邦,后军长兼政治委员王道邦。辖第193师、第194师、第195师。隶属第19兵团。该军于1951年2月22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10月回国。

13、第60军。1951年3月由第二野战军第60军编成。军长韦杰、张祖谅,政治委员袁子钦。辖第179师、第180师、第181师。先后隶属第3兵团、第20兵团。该军于1951年3月17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以及金城反击战役等。1953年9月回国。

14、第12军。1951年3月由第2野战军第12军编成。军长曾绍山,政治委员李震。辖第31师、第34师、第35师。隶属第三兵团。该军于1951年3月21日由辽宁长甸河口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术、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及上甘岭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4年4月25日回国。该军100团2连班长伍先华(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爆破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04团4连副排长杨春增(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91团5连战士胡修道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杀敌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5、第15军。1951年3月由第二野战军第15军编成。军长秦基伟、李成芳(代),政治委员谷景生。辖第29师、第44师、第45师。隶属第3兵团。该军于1951年3月25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及上甘岭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4年5月回国。该军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135团7连排长孙占元(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87团9连邱少云(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6、第47军。1951年4月由第四野战军第47军编成。军长曹里怀、张天云,政治委员李人林、刘贤权、陈发洪(代)。辖第139师、第140师、第141师。先后隶属于志愿军总部、第9兵团。该军于1951年4月11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和1953年春上浦防东山作战。1954年9月24日回国。该军141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17、第67军。1951年6月由华北军区第67军编成。军长李湘、邱蔚,政治委员旷伏兆。辖第199师。第200师、第201师。隶属第20兵团。该军于1951年6月21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1954年9月29日回国。该军595团1连战士李家发(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8、第68军。1951年6月由华北军区第68军编成。军长陈仿仁,政治委员李呈瑞。辖第202师、第203师、第204师。隶属第20兵团,该军于1951年6月24日由辽宁长甸河口入朝,参加了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5年4月9日回国。该军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9、第36军。1951年9月由华北军区第36军编成。军长王建业(代),政委康健民。辖第106师、第107师。隶属第23兵团。该军于1951年9月7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入朝,主要担负机场的抢修、维护和警戒任务。1951年11月30日回国。

20、第37军:1951年9月由华北军区第37军编成。军长张世珍,政治委员帅荣。辖第109师、第110师。隶属第23兵团。该军于1951年9月7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入朝,主要担负机场的抢修、维护和警戒任务。1951年11月30日回国。

21、第23军。1952年9月由第三野战军第23军编成。军长钟国楚、吴瑞山,政治委员卢胜、谢福林。辖第67师、第69师、第73师。先后隶属第9兵团、第19兵团。该军于1952年9月5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8年3月回国。该军200团9连战士许家朋(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22、第24军。1952年9月由第三野战军第24军编成。军长兼政治委员皮定均、张震(代理)。辖第70师、第72师、第74师。隶属第9兵团。该军于1952年9月12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5年10月回国。

23、第46军。1952年9月由第四野战军第46军编成。军长肖全夫,政委吴保山。辖第133师、第136师、第137师。先后隶属志愿军总部、第19兵团。该军于1952年9月15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5年10月回国。

24、第16军。1952年12月由第2野战军第16军编成。军长尹先炳、潘焱,政治委员陈云开、戴润生。辖第32师、第46师、第47师。先后隶属第9兵团、第19兵团。该军于1952年12月28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夏季反击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8年4月回国。

25、第1军。1952年12月由第一野战军第1军编成。军长黄新廷、唐金龙,政治委员梁仁芥、颜金生。辖第1师、第2师、第7师。先后隶属第19兵团、志愿军总部。该军于1953年1月22日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8年10月回国。

26、第54军。1952年12月由第四野战军第54军编成。军长丁盛,政治委员谢明、谢家祥。辖第130师、第134师、第135师。先后隶属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第20兵团。该军于1953年2月2日入朝,参加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8年7月回国。

27、第21军。1952年12月由第三野战军第21军编成。军长吴泳湘、谢振华,政治委员谢福林、吴融峰。辖第61师、第62师、第63师。隶属第20兵团。该军于1953年3月14日由辽宁长甸河口入朝,参加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8年7月回国。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00:00 , Processed in 0.0536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