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权即公理"回来了 美上将到底指的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2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强权即公理’又回来了!”

  美国海军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如是说。

  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网站消息,16日,斯威夫特将军是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师生们面前做了这样的感叹。

  

  美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

  在西方文明中,这条脍炙人口的谚语初见于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并借助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强势作风,而为中国人所熟知。

  只是在今日的演讲中,斯威夫特并未明言,信奉“强权即公理”(Might makes right)的,到底是哪个国家。演讲中四次提到“强权即公理”;在其中,想必斯威夫特将军应该指的不是美国自己。

  此外,斯威夫特还多次言及印度洋-亚太海域的“军事化”。

  

  斯威夫特演讲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3月5日,美军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曾驶进南海海域。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直言,南中国海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军事化这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有更合适的国家可以戴。

  以下为斯威夫特演讲节译:

  在过去超过70年的日子里,以此为原则的体系(指二战后的世界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培育了一种高度互联互通的友邻关系,在其中完全没有排他性与等级制的存在。这里,我们都是域内国家;在印度洋-亚太地区,并没有什么局外人,也不存在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国家。在二战后,无论其经济地位、传统、文化、政体及军事力量到底如何,所有国家都被赋予了平等发声的机会。

  “某些国家”却并不这么认为,这些国家正在试图“纠正”不平衡的局势或者以往的“不公”。在这一进程中,这些国家也在放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世界体系。作为结果,海洋权益正在遭受单边利益言行的损害。史无前例的是,通过在争议区域进行挑衅性的海上工程和军事化,在加上与国际法相冲突的历史声索,明显的感觉就是,在经过了70年的安全与稳定之后,一道“强权即公理”之弧正在重新回到这一区域。这类行为的合法性总是表现为诉诸民族主义的历史观。这类行为虽然可以在国内激发爱国主义,然而就国际水域而言,负责任的国家却不会如此行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直接的声索国之外,这些海事争议也在把更多的国家卷入。正如新加坡外长维文所言:“新加坡并非主权声索国。然而,由于我们是小国,我们必须紧密依靠一种遵守规则的世界秩序。换言之,我们不能接受一种‘强权即公理’的世界。”在我访问这一地区时,我还很清楚地听到,许多地区领导人与地缘政治学者所表现出的焦虑情绪。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 14:00 , Processed in 0.1035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