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所住心,修正自己的行为-------摘录卢军宏台长讲述于东方台观音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3: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菩提人生 于 2016-12-6 10:11 编辑

     孽障,污气随着因果关系附在人的灵体上,即灵性和肉体上。为什么业障一定要消除掉呢?因为凡是业障它都有污浊之气,有不好的气场,会随着因果关系附在你的灵魂上和肉体上,从中医的角度讲就是阻碍了你的血液循环,阻碍了你的气血循环,而产生了病痛。这就是师父常说的一块一块的业障,过多了之后你的气脉不通,会阻碍你的气血的正常运行,因此肉体就会生病。修行和修心等于用心(行为)打开你的心灵之光,今天作了很多好事,你心中就会很踏实,很开心。当你在修为上,心灵上帮助人家时,就是已经打开你的心灵之窗,灵魂之窗。    由于佛法太深奥,看不见,摸不着,告诉你们佛法好,好在哪里?当人最苦的时候和最无助的时候,佛法就已经进入心中了,就是说为什么当一个人最苦的时候,也是最能信佛的时候。这个人最困苦的时候,绝望的时候,才能一下子放下,因为当一个人最苦的时候,是那种痛心的苦,痛到了他的本性之后,它真正的佛性才能出来,才能接受真正的佛法。当一个人好的时候,有钱的时候,什么苦都没有的时候,是不会好好修心的。当一个人最苦恼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你去帮助他,最能让他归入佛门。因为无助了才会求到心灵深处的佛。
     做好事要能见到自己的性空。当你一边做好事时,一边又要觉得是空的。性空就是你的本性在做好事的时候,你的心是空的,无所求,只知道要帮助人家。当你帮助别人有所求时,人家也会觉得你不是真心的,做好事如果有目的就得不到善报。如果做好事能见到自己的性空,就成功了,否则只是善报而不是功德。如果在帮助人家时,心中还没有性空,你做出来的只是善事,因为事是有所求的。
     修行就是师父经常给大家讲的修正自己的行为,要边修边行,行就是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化为修行,在工作生活中,修正自己不好的行为,把工作化为修行,把修行化为工作,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把二者合一融入日常生活中,不要认为到了观音堂就是修行,离开了就不修了 ,工作不忘修行,修行不忘工作,平时生活工作的一切,言谈举止都是在修行。
    无所住心,就是你的心不要放在某一个位置上,我无所谓,放在那里都可以,不放在那里也可以。心不要注重在什么地方,什么叫住心?不论是注重在贪的方面,吃的方面,还是事业方面等都叫住心。无所住心,凡是所有琐碎的事情,全部都不要住在自己的心里,要见佛性,明心开悟,把自己的悟性开发出来。
    人生是真实和梦幻的结合,人生是真实的,而有时像做梦一样,而有时忽然之间又变得非常的真实,真是梦幻的现实变幻不定,真实又如梦幻,梦幻又如真实。师父需要你们慎行之,慎言之。

卢军宏台长:世界著名图腾大师,现任澳洲华语台台长兼董事长,澳洲华人佛教学会会长等。他因在弘扬佛法的杰出贡献而载入《2014中国人物年鉴 》,榮獲「世界和平獎(佛教)」的殊榮。
免费结缘经文和佛学书籍:
加拿大观音堂文化中心291Progress Avenue,unitc, ON, M1P 2Z2 电话:647-748-0828 / 647-748-0868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8 13:49 , Processed in 0.0645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