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媒 欧洲各国缘何不惜一切代价讨好北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04:0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赫特是个直言不讳的人。他在2013年访问北京时说,中国正在分化欧洲国家。德古赫特提出这样的警告是有理由的:当年他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启动反倾销调查时,多个欧盟国家阻挠他——因为担心自己的生意受损。站在最前沿的是德国。

在德古赫特访华过了几天之后,英国首相卡梅伦就在2013年12月带着庞大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他庆祝了预期中的生意。

现在英国人更进一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19日对伦敦进行国事访问时,英国将为他铺开“最鲜艳的红地毯”。

德古赫特两年前曾呼吁:“我们应该冷静地和中国打交道。”今天,人们感受到的冷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相反,争夺北京好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狂热。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竞争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中国一直是分而治之的高手。在北京看来,这是非常理性的行为。”曾在2004年至2007年担任德国驻华大使的史丹泽说,“但中国所玩的游戏‘谁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成功。”这发生在中国在国际上变得越来越活跃且开始对全球规则施加影响力、而四分五裂的欧洲人在北京正失去影响力之际。令人惊奇的是,欧洲人这样做是自愿的。位于柏林的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米科·霍塔里说:“中国根本用不着分裂欧洲,欧洲人自己就这么做了。”

今后几天和未来几周,人们将会观察到最重要的欧洲单干斗士们将同中国领导人单独会谈:习近平访问英国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将分别在10月底和11月初访问北京。

脱颖而出的是英国人,他们想不惜一切代价讨好北京。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9月访问中国为习近平访英做准备时,既没有谈论人权问题,也没有谈论南海的紧张局势或欧洲企业在中国受到的歧视。相反,他大谈特谈两国“黄金关系”中的“黄金十年”。他承诺:“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好伙伴。”

中国试图对欧洲国家产生影响,这从很多倡议中可以看出,例如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其中11个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的“16+1”机制,该机制在两年前建立时令布鲁塞尔感到吃惊和不安。在成立由中国倡议的亚投行时,欧洲人之间的竞争令人印象深刻。霍塔里说:“人们没有多大兴趣在欧盟层面协调对华政策。”

欧洲人的日益短视也有一些原因。世界金融危机和低迷的国内经济把很多人的目光限制在政治行动能够带来的纯粹经济利益上。此外还有欧洲政治的重新国家化趋势。最后,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被希腊、乌克兰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搞得筋疲力尽,无暇顾及中国。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01:45 , Processed in 0.0535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