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智库:习访美是金秋时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9: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外网9月15日电 据中评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将对美国进行一次时间长、行程密的国事访问,据外媒报道,习近平9月22日将从西雅图开始,之后回到华盛顿、纽约,直到9月28日结束。习近平此次访美印发外界广泛关注,日前中评社也就习近平访美一事访问了出席“中美关系座谈会”的中美问题专家,他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此次访美意义重大。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振岗大使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表示,习近平此次访美是奥巴马当政期间的最后一次访问,面对当前中美两国错综复杂的关系,两国领导人能够就中美关系进行一些深入的梳理。他说,上次瀛台夜话,双方谈了很多战略性的全局性涉及中美双方大问题的看法,相信这次也会做出成绩。他认为,此次访问后,至少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中美关系能够坚持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很清楚,即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如果能够将这个核心思想进一步敲定作为中美关系今后发展的大方向,甚至新一任总统能够把这个精神接继过去,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都有好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今年中美建交36年,可以说风雨兼程,我把它比喻成我们经历了春夏秋冬,这四季我们都经历过。这次习总访美就是金秋时节。他表示,此访会进一步夯实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共识,会影响到中美两国关系如何发展。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会走向对立与对抗,但是中方并不这么认为,我们认为中美双方应该有一个更一致的选择,而这一选择就是超越历史上大国争霸的局面,这一点美方高层也是认同的。他们也不认为迎头相撞会利于自己的发展。所以在处理两国关系的问题上双方是有共识的,这一次访问也会更加夯实,强化。此访涉及到中美关系发展的一种定位,中美大国关系不会因为政府的更迭而产生任何变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此次习主席访美是中美关系处在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访问,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中美关系处在关键时期,今年以来由于南海问题、网络问题等使得美方对于中国的担忧与批评增多,中美关系如同一座冰山,水面之上看似稳定,水下则是暗流涌动。但是中美关系稳定的状态并没有改变,因为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彼此连接、彼此依靠,没有一国可以独善其身。加之中美双方都是军事大国、核大国,所以双方都无法承受关系急剧恶化所带来的后果。

  他认为,习近平此次访美将会达到以下几个成果:一是增进双方的信任,可以将中方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全方位的向美方展示;二是推动双方具体问题的解决,管控分歧;三是明晰习主席的形象,展示中国领导人的自信、友善、开放的一面,直接同美国民众进行交流;四是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在接下来的一年甚至两三年的稳定发展。

  其中,达巍认为,解决“who is xi”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就是向美国人展示习主席的风格,习主席想要什么。他说,这关系到美国人对习主席个人对中国到底怎么看,这就是战略判断。具体来说,就是中国是不是俄罗斯,习主席是不是和普京一样,美国人很看重这一点,这也会直接影响到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习主席这次去会告诉奥巴马、会告诉美国商界的领导人、会告诉美国战略界智库的精英、会告诉美国的普通老百姓我们政治上想要什么、经济上想要什么、我们对中美关系有信息、中美要合作、外交上我们不打算打破现有国际体系,这些表述在美方不了解我们的情况下,需要将其明晰化。同时,他也指出,我们对这次习近平访美应该谨慎乐观、温和期待,不要期待不合实际的事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习近平此次访美意义不同寻常,将为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中美关系奠定基础。他说,两国对此次的访问都表现出了高度重视。此前,美国专门派对华关系的高级官员来打前战作沟通。双方对此次的会见也都非常乐观显示了决心,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也曾表示此次访问会有惊喜。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会见习主席后也表示,这将会是一个历史性和突破性的访问。

  李永辉说,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达成了一致默契。他认为,这次习近平访美可能会解决很多双方所关心的问题,比如网络安全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南海东海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安全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很难解决,但是双方都表现出了要来管控这些问题的决心。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22:13 , Processed in 0.0527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