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一带一路”再出发 若羌或更名楼兰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3:2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兰古城遗址

  大公网政经观察员 肖松鹤

  提到若羌县,很多人第一时间可能反应不过来,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但如果提到楼兰古城、罗布泊、阿尔金山,想必大部分人都有所耳闻。没错,它们都在今天的若羌县境内。

  扼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进出门户,与甘肃、青海、西藏三省交界的若羌,虽然给许多人的印象很遥远,但却创造了许多中国之最:中国陆域面积最大的县,相当于江浙两省的面积;不只是最大的县,下属的罗布泊镇和祁曼塔格乡还是中国最大镇和乡;有中国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有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石棉产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也在这里爆炸……

  如今“一带一路”正从蓝图转入全面实践阶段,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和丝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在官方的文件中获得了“核心区”的地位,成为“一带”中最具竞争力的省份。同样,新疆丝路经济带沿线的各个市县,也都在各个层面展开竞争,强化自身定位,以抢抓“一带一路”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

  那么,什么是若羌的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化为实际,并与“一带一路”战略有效对接?这是摆在若羌主政者面前的历史性机遇,也是颇需要下功夫思考的问题。

  古丝路重要驿站 四大文明的交汇地

  许多观察者的共识认为,若羌最大的优势,就是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极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途径楼兰王国。此后,楼兰被纳入华夏版图,并逐渐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是基督教、希腊、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交汇碰撞的地点。但数百年后,曾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城却逐渐衰落和消失。如今,面对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要挖掘这一经济文化生态优势,如今‘一带一路’战略为若羌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若羌县宣传部长简小东表示。

  同样,在若羌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高山、沙漠、湖泊、冰川、雅丹地貌、古城遗址等等,无一不在这里凸现,留下了不少难解之谜,也给这块土地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这些都蕴藏着开发设计各种旅游探险产品的巨大潜力。境内千里金色的原始胡杨林,已是举世瞩目的旅游精品资源。而依据本地独特的光热资源,若羌大力种植红枣生态园林,大力发展红枣产业,使红枣成为若羌远近闻名的一大品牌,实现了自然生态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而若羌地下丰富的矿藏,也使得这里的面貌发生着巨大变化。曾经水草丰美的罗布泊在上世纪60年代后逐渐干涸,成为“生命禁区”。但世纪末钾盐矿床的发现,使得罗布泊的命运再次转变:这里成立了钾盐公司,时至今日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伴随而来的,是这里交通的便捷、人口的集聚,并成立了罗布泊镇政府。“死亡之海”已渐渐生机勃勃。

  筑第二个入疆门户 辐射“一带一路”

  若羌的地理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古代楼兰的繁盛。据若羌常务副县长薛以东介绍,古丝绸之路进入新疆境内,正是在楼兰这分成中路和南路。丝路经济带提出后,也有南北两条战略大通道,南路也正是经过若羌。“基于这个区位优势我们提出,借‘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构建若羌县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西北战略通道和枢纽,凸现若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的重要。”薛以东描绘出了若羌在“一带一路”上的区域定位。

  长期以来,内地进疆主干道被河西走廊-哈密-吐鲁番一线主导,即古丝绸之路的中路。但事实上,经过若羌的南线,在古丝路上的地位绝不亚于中线。因为楼兰的衰落,南线途径的南疆地区与北疆的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持续至今。但“一带一路”的提出,让南疆的丝路沿线迎来了新的生机。若羌因其先天的区位优势,使得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可能,也是构筑新一轮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虽然若羌如今的交通状况比过往有了很大改善,但相比北疆地区,差距仍然明显。薛以东介绍称,若羌要推进建设从乌鲁木齐-若羌-格尔木,以及和田-若羌-哈密的高速公路,形成环塔里木的高速公路网。同样,铁路建设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这样,以若羌为中心,新疆公路铁路形成了一个新的十字架构,与首府乌鲁木齐遥相呼应,盘活整个大西北丝路经济带的路线图,形成新疆联通内地与域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第二条干道。

  航空方面也在加紧推进。就在6月10日,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了5个机场项目,若羌民用机场名列其中,预计8月开工,2016年底通航。届时若羌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将被大大压缩,全疆的空中航线布局也将得到完善。

  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逐渐成型,若羌的主政者也考虑建设现代物流集散地,打造成重要物流节点,构建以若羌县为中心,辐射南北疆地区、青海、西藏的进出疆的物资、大物流集散中心,再现古楼兰贸易繁荣。薛以东举例红枣称,若羌红枣的品质占据着优势,也引领了整个新疆红枣的定价权。依托这个优势资源,可以将若羌县打造成新疆重要的果品交易集散地以及中国最大的红枣交易市场。除此之外,若羌的矿藏资源、旅游文化资源,都可凭借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与“一带一路”沿线实现人、财、物的交流融合,实现若羌的多元化发展。

  撤地设市 若羌将正式更名楼兰

  若羌的这些优势资源,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4年排到了西部省市中的第一位,而且是连续六年第一位。但优势之外,若羌也存在不少劣势和问题,这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为自然风光独特,所以这里人口密度非常小,20万平方公里上只生活着五万多居民;因为地广人稀,各种资源很难产生集聚效应,基础设施薄弱、滞后、缺电,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弱。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人财物到若羌落地生根,在这持续性地建设,改变这里的人口与产业结构,是目前若羌转型发展的难题之一。

  在现有的条件下,若羌如何做好对外宣传就显得非常必要。根据薛以东的透露,若羌即将撤县建市,并更名为楼兰市。根据过去的经验,许多城市在撤县设市或更名后,知名度大增,随之经济社会迎来新一轮发展。当然,若羌要顺利完成撤县设市计划,主城镇人口的增长仍是最主要工作。

  当下,政府官方网站是一地信息传播的主要窗口。登陆若羌县政府官网,首页图便是去年5月习近平考察新疆时品尝赞誉“若羌枣、味道好”的照片。 大公网记者也发现,若羌县政府官网的域名,也已经是。

  同时,若羌县紧跟当下新媒体传播的趋势,在今年1月底上线了新版政府网站。与新疆绝大部分政府网站相比,新版若羌县官网颇有设计感,布局美观、清晰,还有配套的手机        版APP。实际上,若羌县官网早在2007、2010年度就两次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县市)第1名。新版的上线,又使得若羌在新疆县市的信息发布和对外宣传上走在了前面。若羌还运营了微信公号“若羌零距离”,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在对外推荐和提升若羌的知名度、名誉度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高度重视“品牌效应”的今天,若羌当集思广益,更好地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若羌、奔赴若羌,最后长期居住在这里。当各地的人才都汇聚到了这里去努力建设新楼兰,无论对于资本还是游客的吸引度,也将交互地提升。

  当然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问题。若羌需要走出一条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而若羌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决定了只能走这样一条路。让我们期待从若羌到楼兰的新生。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14:40 , Processed in 0.0535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