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罗庚巧解《孙子算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4:3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5 20:41 , Processed in 0.0619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