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厦门女孩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低龄留学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4:0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增加,有能力支付低龄子女留学的家庭将越来越多。当前中国留学发展正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据纽约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陈永辉博士称,所谓低龄留学,基本小学的不太多,多为初中生,到美国一般读八年级到九年级,或者十一年级、十二年级,统称这类叫低龄留学生。
留学孩子越小就越辛苦,虽然是一种历练,但最重要、最根本的应该问问孩子愿意不愿意。如果真的送孩子出国,又有多少父母在前期教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这篇文章将给留学热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殊不知,选择低龄留学很大的风险就是,孩子尚未成年,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应对人情世故的能力还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受限,这就会造成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复杂事件或性格复杂的人时,很容易受伤害却无处申诉。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刘静曾说:英国的小留学生群体会受到英语的语言能力;自我管控的能力,包括财务、生活方式方面以及学术方面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考验。
相对来讲中国学生语言能力会弱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对别的国家的学生中国孩子比较大手大脚,并没有太多节制去花钱。生活方面,更多的体现独生子女的一些状态,比较在意自己,尤其小孩子。
这是一个高中去美国做交换生的厦门女孩的独白,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经历,但读起来却颇有点惊心动魄。
最美丽的错觉
寄宿在芝加哥五十岁美国单亲教师妈妈Regina家,一开始感觉她有着较高的道德水准,相处得非常愉快,她也相当的客气。  
后来她因为我太专注学习,分给她们的时间太少,便给辅导员打小报告。她说,她以往接触过的中国交流生也很多都这样有中国独生子女的通病,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做家务,不融入进美国。
从不受感激的家务
之后在一个月,中介在月底的例行中Regina给了 C最差的评价。Regina说她感到我到美国只是为了美国的好大学,她们不过是工具。
后来为了颠覆她心目中的中国独生子女印象,我几乎包下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包括清理马桶和浴缸。虽然美国高中课程很紧很累,我依然坚持着。
但却也始终没有得到Regina的感激,反而还会偶尔受到Anna(Regina领养的中国小女孩)欺负,经常会受到一些无厘头的委屈。
“丢脸”的请假
之后我继续挣扎在学业、寄宿家庭的关系之间。Regina和Anna虽然态度冷淡了下来,却也没有发生什么争执。以为自己顽强地活了下来,其实事情远没有结束。
因为膝间液有问题,麻烦Regina帮我请假,但她拒绝说这个叫做丢脸。真的很可笑!
被捉弄的意外
Anna开始了她奇怪的欺负人的方式,后来去向Regina反映,Regina却若无其事。
后来和Anna一起玩从小雪山上滑木板,被她无情捉弄,偷偷大力把我推下去,弄伤了我的腿。Regina没去医院照看我,一直也没有责怪Anna。
没人陪伴照顾,满脸泪痕地自己一个人坐在医院冰冷的病床上。
最无情的折磨
我们的关系降到了某种冰点,她们出去吃饭不会告诉我,她们出去玩也不吭一声就走了,她们去朋友家过夜电话也没有打。Regina向中介说她非常的无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
大学面试,我走错地方打电话求助Regina,她却残忍的说there’s nothing we can do。这栋房子,再也没有了温度。
最悲惨的了结
后来,Regina 面无表情地让我打包好所有的东西离开她家。Regina再次辅导员重申我这样的留学生只会读书,只想着从别人那里拿好处。Regina后来还去学校闹事,制造舆论。最终把我赶出那个社区。
当然,这个经历当然只是个例,没有普遍性,只是自己看到的一个相当片面的美国。
有独立生活能力、性格外向的学生,比较适合到国外留学。国外的学校更注重学生有自己的个性,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低龄留学生中,同龄人融入就是一个首要的大问题。
家长和学生应避免盲目跟风,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考察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自制力以及学习能力。不建议逼迫性格外向、适应能力不太强的小学生低龄留学。
如果真要留学,应该提前培养好孩子的理财能力,对孩子尤其是低龄留学生的账户进行监管。
厦门女孩描述的寄宿家庭虽然只是个例,但这一个例中还是体现出很多中美文化及不同个性发生冲突时的真实反应。
有多少“十几岁的小女孩去美国留学,被中介推荐到寄宿家庭被虐待,差点割腕自杀”类似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中国留学热潮中,真心希望中国留学生和家长认真思考,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让理性留学代替盲目留学。
不聪明又没抱负的孩子,去美国烧钱,并没有多大的真正的痛苦的。
聪明却没有抱负的孩子,会拿到绿卡,在美国有个中等的收入,却活在社会阶层的偏底层,幸福指数并不高。
聪明又有抱负的孩子,会在痛苦中想明白美国。这样的孩子,去一段时间是会磨砺的,磨砺完就尽早回中国多作贡献。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00:07 , Processed in 0.0577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