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DNA仅8.2%“有用” 其余皆为进化残余物质(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04:5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考消息网

  研究人员运用计算方法,比较了从老鼠、豚鼠、兔子到狗、马和人类的各种哺乳动物的完整DNA序列。

  研究报告资深作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人类遗传学中心的格顿·伦特博士说:“这些拥有共同祖先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DNA出现变异,而自然选择抵制了这些变化,以确保有用的DNA序列完好无损。”

  科学家希望找到这些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插入和删除DNA片段的地方。DNA片段的插入和删除可能出现在DNA序列的任何地方,除了自然选择保留有用DNA的地方。





资料图片:人类基因。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7月24日报道称,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说,仅有8.2%的人类DNA是“起作用的”。

  伦特说:“我们发现,8.2%的人类基因是有用的。我们无法知道其中每一个有用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但我们基本没有采用假设的方法。例如,我们的研究并不依赖于我们对基因组了解多少或采用什么特别的实验来确定其生物功能。”

  除了8.2%的有用基因,人类基因组的其他基因是残余的进化物质,是基因组中出现插入和删除的部分,通常被称为“垃圾”DNA。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克里斯·兰兹说:“我们往往认为,我们所有的DNA都一定在发挥某种作用。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DNA是有用的。”研究人员还说,并非所有的有用基因都同样重要。

  其中略多于1%的人类DNA与蛋白质合成有关,蛋白质参与人体几乎所有重要的生物过程。

  另外7%的人类DNA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体部位,参与激活和抑制给蛋白质编码的基因的活动。这些就是负责控制和管理的成分,它们有不同的种类。

  兰兹说:“从我们出生到死亡,我们体内每一个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几乎都是一样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激活哪些蛋白质必须经过控制,而这就是那7%的人类DNA的工作。”

  通过比较不同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所有哺乳动物体内进行蛋白质编码的基因都完好无损,但由于基因序列随时间推移而增损,管理区域DNA序列的变动更频繁。

  此外,关系更近的哺乳动物拥有相同的有用基因的比例较高。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7-27 10:08:07 | 只看该作者
基因科学犹如核研究一样,考验着人类的道德底线和贪婪的欲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00:29 , Processed in 0.05845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