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忍不住熬夜滑手机 医示警:亮光入睡糖尿病风险增6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新闻网





天冷滑手机滑到睡着超伤身,医师提醒,亮光入睡糖尿病风险增 67%。(123RF)





睡前爱滑手机,不小心玩到入睡!减重专科暨家医科医师魏士航表示,手机里的蓝光会刺激眼睛,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除了影响睡眠品质,也会干扰血糖调节。研究显示,长期在亮光环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最高可能增加67%。

只是睡前滑手机,有这么严重吗?魏士航指出,天冷躲在被窝中,不小心就追剧、看社群平台超过半小时。这样的习惯看似无害,但其实是默默让身体累积风险;暴露在蓝光中,可能让空腹血糖升高,同时降低胰岛素敏感度,紊乱代谢功能,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几率。

刊登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的研究,由英国生物样本库搜集近8.5万名受试者、追踪长达近8年。研究团队以光传感器记录受试者夜间光线暴露量。结果发现,夜间暴露于光线愈多,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愈高;若与在完全黑暗环境下睡眠的人相比,风险高出了67%之多。

魏士航说,手机、平板、电视屏幕光及室内照明与路灯光害等,会干扰体内的生理时钟,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让身体无法进入休息状态,进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与血糖代谢。如果习惯晚睡或睡眠时间不固定,身体长期在半休息、半清醒的代谢状态中运作,糖尿病风险自然提高。

「夜间光线干扰是隐藏的破口」。魏士航强调,许多人以为控制饮食与规律运动就能稳定血糖,却忽略了光线的危害。长期接触光源睡觉会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削弱身体的防御机制,当身体的昼夜节律被打乱,除了影响白天精神与食欲,更容易摄取过多热量,导致体重上升与代谢恶化。


native advertising



良好的睡眠与环境光线管理,应该饮食和运动并重,才能真正维持血糖稳定。魏士航建议可从4个方向调整:

1.营造睡眠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必要时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并确保室温舒适,有助于褪黑激素正常分泌与深层睡眠。

2.控管电子产品:睡前1小时尽量远离手机、平板或电脑等屏幕,减少蓝光暴露。若无法避免,可打开夜间模式或使用蓝光滤镜眼镜。

3.增加日照与活动量:白天多接触自然光、保持规律运动,除了能帮助生理时钟「重新校准」,也可促进能量代谢,有助改善夜间睡眠品质。

4.调整饮食节奏:摄取足够蔬菜与蛋白质,避免高油、高糖、高脂食物,稳定血糖曲线。睡前2至3小时不进食,减少夜间代谢负担。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1-25 10:40 , Processed in 0.0538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