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9年,张国焘冻死在养老院,许世友:除了主席,没人是他的对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4 10: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开心





历史开讲



native advertising




1979年12月,82岁的张国焘在加拿大孤独地去世。他的晚年过得极为凄惨,连他儿子也无力支付葬礼费用。最终,蒋经国为其安葬支付了费用。这位曾是中国共产党的叛徒,晚年的生活可谓悲凉至极。


然而,张国焘年轻时也曾是党内的一个重要领导人物,风光一时。可惜他并未将自己的智慧用在正确的地方,反而一再与党作对,最终导致了自己孤立无援的下场。张国焘究竟有多聪明?许世友将军就曾评价过他:“除了主席,没人是他的对手。”可见,张国焘曾风头无二,但他的人生为何一步错步步错呢?


张国焘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父亲经营着当地一家钱庄,家境富裕。由于从小生活无忧,张国焘从十几岁起便接触到许多外国制度与文化,这也让他从小就有了较为开放的思想。与父亲守旧的观念不同,张国焘与父亲时常在思想上发生激烈的分歧。


1916年,张国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那时,《新青年》杂志几乎是每位大学生必读的书籍,张国焘在其中读到了不少关于革命的内容,革命的思想也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在北大,张国焘结识了当时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毛主席,也成为了李大钊先生的学生。李大钊对张国焘十分看重,寄予厚望,期待他在未来的革命事业中能大有作为。


五四运动爆发时,张国焘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屈辱,愤慨至极。他参加了游行,并且冲在最前方,表达了对北洋政府同意将山东割让给日本的强烈不满。由于参与了游行,张国焘被北洋政府逮捕并关押。然而,出狱后,北大的师生们为他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张国焘自豪地走进校门,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英雄”。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1921年,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张国焘在李大钊的推荐下当选为中央局成员,成为了党内的核心领导人之一。1924年,张国焘回到北京时,正值北洋政府对革命党人的大规模追捕。李大钊听闻张国焘返回后,立刻警告他要小心北洋政府的打压,并提醒他藏好党内重要机密文件。尽管如此,张国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捕,完全忽视了李大钊的忠告。结果,他不久后便被北洋政府逮捕并严刑拷打,最终屈打成招,出卖了李大钊和陈独秀的行踪。李大钊因此被捕并最终惨遭处决,然而党内的人并不知道,背后出卖李大钊的人正是他自己的得意门生——张国焘。


1931年,张国焘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并被任命为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此时党内力量逐渐壮大,革命道路逐步开展。蒋介石当局开始重视这一局势,并开始在各地进行“围剿”,企图摧毁革命势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红军多次战胜敌军,士气空前高涨。然而,张国焘在这一时期的指挥失误却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导致红军被迫踏上长征之路。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张国焘与毛主席在是否北上或南下的问题上产生了激烈分歧,甚至公开在红军士兵面前拉开了“站队”,由此爆发了著名的“草地分兵”事件,张国焘意图另立门户,自己单独发展。这一行为让人看出了张国焘的野心,他逐渐失去了作为革命战士的资格。最终,毛主席的决策被证明是正确的,长征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


尽管如此,1937年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张国焘并未受到过多惩罚。党内的领导层仍然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一职。然而,张国焘此时早已对党心生不满,背叛的念头悄然萌发。1938年清明节前,张国焘接到了一个前往黄帝陵祭拜的任务,而这正是他计划背叛的契机。


张国焘准备投奔国民党,组织上也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派遣林伯渠和周总理前去劝说。然而,张国焘根本没有改变的打算。4月9日,李克农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在汉口火车站将他截住。面对张国焘的叛逃,周总理劝他三思而后行,给了他三个选择:第一,回头是岸,过往不究;第二,请假养病;第三,自愿退党,党宣布你失去党籍。张国焘表示自己需要时间考虑,然而周总理一离开,他就迅速联系国民党安排自己的脱党之路。


几天后,周总理到达张国焘住所时,已发现他不见踪影,且留下一句话:“我心意已决,请不必再找我。”张国焘最终背叛了党,投奔了蒋介石。然而,他真的能够在国民党过上好日子吗?





起初,蒋介石对张国焘的叛变表示欢迎,并给予了他一定的重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逐渐认识到张国焘并无真正的忠诚可言,且人品堪忧。最终,蒋介石并未将张国焘带到台湾,并对他表达了深深的不信任。张国焘向毛人凤询问原因,毛人凤回答道:“委员长希望你留在这里,监视共党的动向。”


张国焘当然明白蒋介石的心思。最终,他于1948年带着妻儿来到了台湾。起初,他本想安享晚年,但蒋介石却突然征用了他家的房产,让他彻底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张国焘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被利用的棋子。第二年,他又带着家人去了香港,在那里依靠自己的文笔谋生。虽然生活拮据,但至少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香港,张国焘曾给毛主席写信,表示自己知道错误,愿意回归组织。但毛主席的答复始终是:“回归可以,但必须深刻检讨。”张国焘不愿放下自尊心,一直没有答应毛主席的条件。最终,他在香港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晚年。直到他前往加拿大投靠儿子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极度衰弱。由于儿子忙于工作且并不富裕,张国焘被送进了多伦多的一家养老院。1979年12月3日,张国焘因为没有照顾好自己,被寒冷的冬天冻死。甚至连葬礼的钱都没法支付,最后蒋经国出资为他安葬。


张国焘的一生,充满了背叛与迷失。信仰和忠诚在他眼中早已变得微不足道,而钱与权才是他真正追求的目标。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3 21:46 , Processed in 0.0708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