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反击西方文化殖民,我们这次吹响了冲锋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23:0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孤烟暮蝉

当西方学术话语的暗流仍在试图解构文明的根脉,中国以15所高校的学科扩容为笔,在民族理论的空白处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从中央民族大学的“首倡之地”,到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大学等东西南北中的院校联动,“1+15”的格局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中国学术自主的宣言。这些高校,如棋盘上的关键落子,既覆盖边疆与内陆,又贯通综合与特色,悄然织就一张反击文化殖民的天罗地网。

学科建设的根基,在于将我们最新的文化思想与民族工作理论熔铸为学术灵魂。从“四大属性”的论断,到试点高校的课程重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实体、政治实体、民族实体三重本质,正在课堂与论文中生根发芽。西方惯用学科壁垒割裂文明的完整性,而中国选择以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汇之力,重塑自主知识体系。正如清泉冲破顽石,交叉学科正涤荡“言必称希腊”的窠臼,让世界听见中国理论的清音。新增高校的使命,不仅是书斋中的思辨,更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为边疆调研的步履、课堂讲授的铿锵。新一代学人,当如静水深流,以柔韧之姿扛起文明传承的千钧重担。

这场汇聚15所高校学科带头人的研讨会,没有硝烟,却暗涌着学术突围的惊雷。会议上的讲话有如春风化雨,将学科建设的深意娓娓道来:政治是根,须以理论清醒抵御西方“民族解构”的迷雾;学理为脉,需用五千年文明积淀淬炼话语的钢火;交叉为桥,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架起自主的脊梁;实践作舟,终让学术成果驶入民族工作的江河湖海。中央民族大学的首批试点经验,如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已蔓延至云南民族大学的边疆调研、山东大学的古籍挖掘。静默处,自有惊雷。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TRA4H6405536186.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4:23 , Processed in 0.0542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