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大潮中的“中学西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22:4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世界各地几乎都出现了“中国模式热”,全世界对中国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第四波“中学西渐”可以说是关于中国的一切知识的传播。

“中学西渐”要在西方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他们中上层的人物要克服“鸵鸟”心态、 懒人思维。

第四波“中学西渐”的浪潮,能否提供一种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新范式呢?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波的“中学西渐”浪潮已然掀起,而中华文明的智慧也在逐渐改变整个世界的认知。在东方卫视3月24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吴新文教授,梳理了历史上和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学西渐”浪潮,剖析其背景、特点与影响,提出中国必须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树立文化自信,同时也要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2017年在荷兰奈克萨斯思想者论坛上,我和法国哲学家伯纳德-亨利·莱维有一段尖锐的对话。他指责中国大规模侵犯人权,我建议他看一下最新发布的益普索民调,中国9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国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法国只有11%的受访者认为法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问他有没有考虑这么高比例的法国人不满现状,这中间多少不满是涉及法国人权问题的。

我说法国知识界应该有勇气,像当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那样,研究中国的成功经验。莱维大为不满地说:“一个来自专制国家的学者居然引用法国先哲伏尔泰来批评法国的民主制度。”我说,我读过伏尔泰的法文原著。当时的欧洲是100%的专制,他眼中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治理最好的国家。

回望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历史大潮,大致出现过四波“中学西渐”,也就是中国的知识和学问传到西方和外部世界。伏尔泰等欧洲启蒙思想家属于第一波,这波持续的时间特别长,主要发生在16世纪到18世纪。但如果我们把眼光再放宽一点,甚至可以追溯到13、14 世纪之交,《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后引发的持续许久的“东方热”“中国热”,推动了欧洲于15世纪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达·伽马等众多的欧洲冒险家、航海家,纷纷出海寻访发达的东方世界,来自中国的物产,来自中国的知识帮助推动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https://www.guancha.cn/ZhangWeiWei/2025_03_30_770260.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4:43 , Processed in 0.0539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