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件“国之重器”,同一个幕后功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02:4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测序仪和光刻机,分别是生命科学与半导体领域的两大“国之重器”。

虽然它们的用途不同,一个帮我们破解生命的密码,一个用来“画”出手机和电脑里那些复杂到肉眼都看不见的芯片电路。但确实值得放在一起来说说,因为测序仪和光刻机有着战略上的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它们背后有一个相同的幕后功臣。

首先,它们背后都有一场场激烈的专利争夺战,核心就是抢占技术制高点。

基因测序技术从第一代到如今的高通量测序,专利战几乎贯穿整个发展史。以二代测序为例,2000年代,两大巨头Illumina和Life Tech展开了激烈竞争。Illumina的“边合成边测序”技术和Life Tech的半导体测序技术,都通过专利布局拼命圈地。它们互相起诉,官司打了几年,最后以和解收场。专利战的目的不只是保护技术,更是为了垄断市场。像Illumina一度占据全球测序市场70%以上的份额,靠的就是专利“护城河”。   

后来者如中国的华大智造,另辟蹊径搞自主研发,试图避开专利雷区,也依然免不了在2019年开始被Illumina起诉,尽管诉讼最终达成和解,Illumina其后又开始加大游说力度,使美国国会进一步通过法案限制华大等中国公司,直至中国商务部今年的反击,在隐忍多年后,给出了对Illumina禁止进口到中国的裁决。

光刻机的专利战更像是一场“光学霸权”争夺战。荷兰ASML是当今光刻机领域的绝对霸主,但它的崛起背后也有专利博弈。尼康和ASML曾在浸润式光刻技术上爆发专利纠纷,双方在美国、日本等地提起多起诉讼。后来,由于EUV技术的专利壁垒太高,加上美国的技术授权限制,日本厂商逐渐退出竞争。

其次,测序仪和光刻机都深深卷入了近年来的科技冷战,贸易摩擦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布局。

测序仪的贸易摩擦更多围绕数据安全和生物安全。基因数据被认为是战略资源,美国对中国测序企业的关注从2010年代就开始了。无论是“实体清单”还是《生物安全法》,这些摩擦表面是贸易问题,背后是对基因科技主导权的争夺。

而光刻机的贸易摩擦简直就是科技冷战的缩影。美国从2018年起,通过出口管制法案(ECRA)和“实体清单”,限制ASML向中国出售EUV光刻机。2020年,美国进一步施压荷兰政府,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高端设备,理由是“国家安全”。

更重要的是,测序仪和光刻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们不只是设备,更是科技主权的象征。

https://www.guancha.cn/haoping/2025_03_26_769901.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05:22 , Processed in 0.0549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