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俄战场的状况,有些扑朔迷离,令很多人看不懂。有人想象战争的开头像美国轰炸伊拉克那样,大量的飞机用精确制导炸弹,对乌克兰进行猛烈的轰炸,达到速战速决的效果。实际上没有出现上述的场景,因此有的人认为俄罗斯的力量有薄弱环节。 其实那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俄罗斯采用的战术跟美国对伊拉克的战术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俄罗斯采用低或者中烈度的战争,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所以一开始主要打击军事目标,而不是高强度的大规模大轰炸。实际上,俄罗斯达成了上述的目标,摧毁了很多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和指挥中心。 其次,俄罗斯也是为了给外国人撤离乌克兰留出一定的时间。如果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必然伤及留在乌克兰的外国人。中国留学生就是在这一期间撤出乌克兰的。 同时,俄罗斯部队在乌克兰实行战略部署,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看看当前的战场态势,俄罗斯完全达到了上述战术目标,因为很多大城市都是被俄罗斯包围或者占领。这种围困战术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乌克兰军队投降,以减少伤亡。 最后,俄罗斯完成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部署,以后下个阶段是基辅攻坚站。当然,如果乌克兰部队有更多的人投降,那么战争的进程就会加快。俄罗斯也知道战争的消耗是很大的,时间拉得越长越不利,所以接下来会在一个月内结束战争。 在这段时间里西方国家,可能判断战争会打成胶着状态,现在已经有西方给乌克兰输送武器,甚至有的国家允许志愿者参战。如果那样,说明西方人上当了, 因为下一阶段,俄罗斯会下狠手,猛攻猛打,甚会出现大规模大轰炸,以发泄对西方的仇恨。俄罗斯决心拿下乌克兰,一定做到,绝不会给西方留下任何机会。不然的话俄罗斯的境地就会更加惨烈。俄罗斯有实力达到其战略战术目标的。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俄罗斯在乌克兰所采用的战略战术,与解放时期的平津战役有惊人的相似,围而不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翻版。也许基辅是第二个和平解放的北平,历史的奇迹也许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