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戰略思想犯了大錯誤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者:文子
热度0票 浏览0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0月17日 12:01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我邊寫邊流淚,因為有的人死在我懷裡,原本一塊吃飯、一塊笑,熱呼呼的一個人,幾分鐘以後就完了。”中國著名法學家程幹遠在最新著作《親歷韓戰——中國軍人回憶錄》一書中,呈現了1950年韓戰(朝鮮戰爭)的殘酷面,也探討了韓戰的起因。他對《新史記》說,他的目標就是寫一本真實的書、告訴大家真實的歷史。
把真相告訴後代子孫
雖然寫得是回憶錄,但一些數據和細節部分,程幹遠並不馬虎。程幹遠對《新史記》表示,寫這本書前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光是前置作業就耗去多時,他經常在圖書館中查閱各種資料,例如韓戰回憶錄、沈志華翻譯的葉利欽送給美國的解密檔案、官方出版的史料,共1000多萬字。
對於志願軍在韓戰中的傷亡人數,中國官方給的數字一直不明確。“第一次公布數字是彭德懷回國以後,向全國政協做的報告,他說志願軍死亡50多萬人,現在講只死了18萬人。我認為可信的數字是80多萬。”程幹遠說。
在分析了各場戰役的傷亡數字後,程幹遠發現,中國前後投入了350萬的軍力,根據1950年統計,全國人民解放軍的總數約520萬人,志願軍人數等於當時中國軍隊總數的70%,所以中國實際上動員了一場全民戰爭。另一方的聯合國軍隊有近100萬人,美軍投入的兵力最高時候是40萬人。
程幹遠估計,中方軍隊死亡人數介於80到90萬,包括30萬後勤人員,但因為中國將第一線和後勤分開來,後勤人員的死亡作為非戰鬥減員,沒有列入中國的官方統計,好比程幹遠連隊死亡的戰士,都未列入烈士名單;美軍傷亡15萬人。可以說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
程幹遠對《新史記》表示,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曾碰到一些來自中國大陸來的留學生,他們對韓戰的認識從很小的時候就受到誤導,一些韓戰到現在為止的宣傳都是謊言,更促使程幹遠要將韓戰的真相弄清並撰寫出來,留下一個歷史見證。“上天安排你到這個世界上,就有個責任,你要把真實的東西留給後代,讓他們去評價。”
林肯的名句之一為:你可以在某段時間欺騙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某些人,但是無法在整個的歷史過程中欺騙所有人。程幹遠對《新史記》說,小學教科書中有“最可愛的人”,其實這些都是根據某些上級領導的意圖編造出來的。他在文革中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從“最可愛的人”變成“最可恨的人”,使他重新反思歷史。
“我就想讓更多人知道真相,我已經一把年紀了,別無所求,主要希望讓年輕一代知道歷史真相,這樣他們就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有正確的觀念,對中國的未來命運起到好的導向作用。”程幹遠對《新史記》說,未來的中國是掌握在年輕一代的手上,要他們來開創新的歷史。“我們這代人已經成為歷史。年輕一代是要糊里糊塗的過日子,還是會做一些與世界普世價值背道而馳的行為,關鍵都是這些人的思想。”
程幹遠表示,毛澤東也不是人們所說的用兵如神,他對美軍裝備不了解,開戰後通訊、後勤補給都無法跟上,在部隊疲憊時仍堅持進行第四次戰役,因此其實朝鮮戰爭中大量志願軍死亡的原因,就是毛澤東的戰略思想犯了很大的錯誤,他把內戰的思想套到外戰上,只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因此,在得知事件真相後,應該將毛澤東從神壇上請下。
專制獨裁是靠謊言和恐懼來維持,民主政治需靠人民的意志來決定。和毛澤東切割,程幹遠認為是中國政治民主進程中,不可迴避的根本問題,中國領導想讓中國走一個憲政民主道路,就要和毛列切割。“我們中國軍人不能為某一個獨裁者,為某一個封建王朝或者是獨裁者去賣命。” 撰寫《親歷韓戰》,目的還在提醒中國和朝鮮政府,要按照世界的普世價值來處理好志願軍的遺骸。程幹遠回憶,志願軍撤走的當時,有一些遺體集中掩埋,一些遺體被棄之荒野。2013年南韓總統訪問中國時,送回了210具志願軍遺體,但中國不聲不響,什麼都沒做,不像美國,遺體運回時,會舉辦儀式來迎接。
程幹遠的一位戰友在戰場上膝蓋中彈,原本傷勢不大,但因為某些藥品只供營級以上的幹部使用,最終因為傷勢惡化而死亡,遺體未被妥善處理。程幹遠認為,雖然規定團以上的幹部才能將屍體運回,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都該魂歸故里,中國政府有責任把志願軍的遺骨集中起來送回中國大陸,並且給予一個像樣子的公墓。
程幹遠對《新史記》表示,在他的心裡,韓戰這段歷史是永遠無法抹去的,撰寫《親歷韓戰》的目的,還包括想告訴後人,年輕的志願軍當初都抱著單純的愛國主義參戰,但實際上是受到了蒙蔽,結果付出生命代價。
“可以以此做為歷史藉鑑,以後遇到突發事件時,才可以理性地處理,因為現在是只是停戰協定,還不是和平協定,加上仍有朝核危機,仍然有發生第二次韓戰的可能。”程幹遠說。
《親歷韓戰》出版後,程幹遠在紐約、舊金山灣區等地召開新書發表會,參與者眾。其餘的大部分時間,程幹遠待在圖書館中持續筆耕,繼續撰寫回憶錄。程幹遠對《新史記》表示,他現在的生活很平靜,同時有好幾本書的構想在進行,只是現在都還不夠成熟,能否出版很難說,但就趁著還能寫的時候儘量寫,為自己的人生留下紀錄。

《親歷韓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