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的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9 00:19: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是人民子弟兵成立以来的第93个年头,自成立以来,就是解放穷苦大众的先锋大纛,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定海神针。在人民子弟兵无数个傲视全球的战绩中,长征无疑是最传奇、最惊险,影响也最长远的一次。


1935年10月,历经千难万险的中央红军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之于红军的重要性,在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的这一年里,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在雪山草地的自然困难面前,备历艰辛的红军体会尤深。

历史上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都是依靠偷袭敌人的后勤补给,使敌人失去粮草支撑,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从而获得转机。如著名的官渡之战,弱小的曹操通过偷袭袁绍的后方物资集中地乌巢,从而一举扭转战局,灭了袁绍。

红军何其悲惨,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红军都处于无后方作战的险地之中。

虽然,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这一点上不同于以往任何旧军队。但是红军同样是人,是要吃饭、穿衣、休息、征兵、治伤的。

因为没有稳定的根据地,红军所经过的地方虽然受到群众欢迎,但毕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尚未和当地群众建立鱼水深情,红军就又要在敌情变化压力之下被迫离开,打土豪分田地不能巩固,当然也无法吸引多少当地群众参军。

因为没有稳定的根据地,红军最要紧的任务是战略转移,需要避免跟敌人硬碰硬的打歼灭战,更缺乏对俘虏进行政治教育的安定条件,俘虏参军的数量也同样十分有限。

因为没有稳定的根据地,红军就缺乏稳定而安全的后方医院。对红军来说,负过伤的干部战士都是宝贵财富。负过伤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了战斗经验,负伤却不能就职,则意味着革命的净损失。

因为没有稳定的根据地,红军的情报也变差了一截。在以前,国民党军进入苏区,就会变成聋子、瞎子,只能被红军牵着鼻子跑,等到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疲惫不堪,红军再突然发动攻击,将敌人一举歼灭。但是,长征之后,红军获取敌人动向只能依靠一些军事技术手段来获得,得到的敌情还常常会出错。如著名的土城战役,就是因为军委二局不能及时破译川军情报,才会成为久攻不下的攻坚战的。

红军是十分不幸的,被迫长征,不仅丢掉了几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牺牲了十之八九的红军战士。但是,红军又是极其幸运的,在长征的血与火的长期淬炼中,全党全军痛定思痛,不仅留苏派开始认识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老红军们也对红军的缔造者毛泽东更加信任。正确的领导一经恢复,中国革命就又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基于对中国革命和敌我态势的了解,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带领红军开始了出神入化的战略转移,从此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长征作战好戏连连,再也没有遭受重大挫折。


在一定意义上,自从离开根据地,三大主力红军都在寻找新的根据地。但最终,仍然是中央红军率先在陕北找到了适合红军生存和发展的群众土壤,重要的原因,不仅在于毛泽东是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的最早提出者,重视根据地的作用。更在于他高瞻远瞩,看到了当时同日本侵略者的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社会矛盾。因为,毛主席最清楚,只有劳苦大众的民心,才是最可靠的根据地,才是中国革命胜利最大的保障。

人人都知道长征伟大,然而却很少有人提及,红军生死存亡考验下最终选择了毛泽东,才是一切传奇与伟大的原点。

这就是长征,是一条一批胸怀崇高信仰的圣徒们在一个个生死考验中凤凰涅槃的路;是一条党和红军在历经失败后、在极度危难中终于走出教条主义、选择了自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革命事业、然后转危为安、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路;是一条在一次次的错误和挫折中教育了我们的党、教育了我们的军队、最后把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升华形成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路。

在人民子弟兵成立93周年的日子里,回望长征,那也是一条中国革命由至暗低谷,走向胜利和光明的路。子弟兵们当以长征为镜,守护好民心这片“根据地”,守护好毛泽东思想这块法宝,莫忘初衷。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5 13:13 , Processed in 0.0642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