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0:0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缅甸民族地方武装组织简介

大圣按:

缅甸的政治军事局势是非常复杂的,要深入和确切 了解各民地武的历史和现状是比较困难的。以下信息摘自N年前的一篇文章,有很多内容虽然已经过时或不准确,但仍然可以为初步了解缅甸的民族地方武装提供参考。



缅甸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可分为两类。一类继续与缅甸政府武装对抗,另一类与缅甸政府和解达成了停战协议(但现在情况变化很大,果敢同盟军已被驱逐,克钦独立军与缅军正处于对峙或交战状态,等等)。大部份民族地方武装组织的共同点,是实施武装割据,各霸一方。


  (一)至今仍与缅军对抗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

   1、克伦民族联盟。克伦民族联盟主要是由缅甸克伦族为主体所组成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克伦族是缅甸第二大民族,分为斯戈克伦、波埃克伦和勃欧克伦3大支 系。该联盟是缅甸独立初期最有实力的组织之一,他们领导的克伦民族解放军,其兵力仅次于前缅共人民军。该联盟还联合一些地方民族武装组织,组成“民族民主 统一战线”。1994年,该联盟中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员发生冲突,导至联盟一分为二,一派是以波妙为首的基督教派,继续沿用“克伦民族联盟”名称; 另一派则改称“克伦进步佛教协会”。

  1995年初,缅甸政府军趁其内讧之机,向克伦民族联盟发起了大规模进剿,一举攻克其总部马纳普洛并占领了其控制区,迫使该部转移至缅泰边境西线一带进行游击战争。2000年初,一直担任克伦民族联盟主席和克伦民族解放军司令的波妙宣布退位,由苏巴丁接任。

   克伦民族联盟目前主要活动在缅甸东南部的缅泰边境地区,控制区约1.3万平方公里(不含游击区),控制区人口有13万人。总兵力5000余人(有的资料 称已发展到1万多人),总部设在缅泰边境的马沙若达。克伦民族联盟以实现民族独立为目标,与缅甸政府和缅族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一直坚持与政府武装对抗, 近期和解的可能性不大。

  2、掸邦民族军(亦称掸邦军)。成立于1964年5月。该部主要以缅甸掸族为主体所组成。掸族为缅甸第三大民族,有缅 甸掸族和中国掸族(傣族)之分。掸帮联合革命军于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军。1995年初其主席赛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掸族头人甘约率部脱离坤沙的 蒙泰军另立山头,重新组建了“掸邦民族军”。现主要活动于缅甸东枝以北的南兰、板法、孟盖和赖卡等地区。控制区面积约510平方公里(不含游击区),控制 区人口4.5万人,总兵力3200余人,总部设在孟盖,该部曾先后10多次与缅政府进行谈判,但均未能达成和解协议。

  3、掸邦联合革命军。成 立于1960年,莫亨任首领。以掸族为主体,是一支制贩毒民族地方武装组织。1985年,该部与坤沙的蒙泰军合并。1996年初,原莫亨归部团长约色率 2000余人,脱离坤沙自立门户,重新组成“掸邦联合革命军”,坚持反政府的武装斗争。该部现主要活动在景栋以南,邦弄以东地区,以及孟乃、兰科、孟班、 赛芒滚、万达果、刀辛和孟裴等地。总兵力约5000余人,编成756、757、758和759四个旅,总部设在景康(景统)。该部现仍继续坚持反政府武装 斗争,并一直从事制败毒活动,其基本方针是以军制毒,以军贩毒和以毒养军。

  4、罗兴伽穆斯林团结阵线。该组织是缅甸若开邦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装 组织,成立于1978年,同时建立了“罗兴伽穆斯林游击队”,并在该邦的貌夺和布帝洞等地区建立根据地。1991年,缅甸政府对其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清 剿,该部武装和穆斯林难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国。外逃的穆斯林团结阵线仍继续在孟加拉国坚持反缅甸政府的斗争,并向伊斯兰国家请求援助,现该阵线由昭鲍任主 席,努尔&S226;;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总书记,武装力量约有3000余人,总部设在孟加拉国境内。

  5、坤沙余部和其他较小的 民族武装组织。坤沙余部包括甘约的掸邦民族军、约色的掸邦联合革命军、张维纲的自卫队、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军、赵苏来部队和明少本部、戴康部等。总兵力近 2万人。坤沙余部现主要从事制贩毒活动,依赖制造和贩卖毒品以求生存和发展。其他较小的反政府组织,还有若开民族解放军、若干解放党和钦族解放军等。

  (二)已与缅政府和解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

   1、佤邦联合党与瓦邦联合军(MNSA),原名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是1989年4月从缅共中部军兵变后分离出来的部分。1989年11月改名佤邦联合 党。该党领导的武装称“佤邦联合军”,简称“佤联军”。其宗旨是谋求佤邦自治,并成为省级行政区。佤联军控制区分南、北2个部分。北部与中国云南省接壤, 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南部与泰国和老挝相邻,面积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22万。佤联军控制区以佤族为主体民族,人口数 量约占总人口数的70%。依人口数量排列,下面是拉祜族和掸族,再次是克钦、汉、爱尼、傈僳、苗、布朗、回、本、崩龙、阿克、缅、克伦和老棉等民族。佤联 军成员以佤族居多,主要领导人也大多是佤族人士。佤联军现已发展到3.5万人,是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现任党总书记赵尼莱,副总书记赵明(最近去世)、肖明亮。佤联军总司令鲍有祥,副总司令 李自如、布莱康。总部设在邦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挥机关“行政事务管理部”设在莱三哨。部长魏学刚(兼南部军区司令),书记鲍有义(兼南部军区政委)


   2、克钦独立组织与克钦独立军(KIA)。1960年成立,同时建立了克钦独立军,布莱森任主席兼总司令。该组织是缅甸克钦族中的极端民族主义组织。主 要领导人和部队成员大多是克钦族。其控制区的主体民族是克钦族,其次是傈僳族、汉族和掸族。其宗旨是“反对大缅族主义,建立拥有主权的独立的克钦共和 国”。1989年缅甸政府向该部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了该部的一部份地盘,重创其一个旅并围困另一个旅。1994年2月,独立军与缅甸政府达成停战协定。 其兵力从6000余人减少到3000余人,控制区缩小到1万余平方公里。2001年2月,独立军的部份军官发动兵变,推举都介接替昭迈出任独立组织中央主 席和独立军总司令,现该部编为1个师、4个旅、22个营。总部设在莱辛。(现在的克钦独立军经过两年多来对缅自卫反击战争的战火考验,在实力和士气上已有脱胎换骨的巨变。)


  3、克钦新民主军(NDA)。为1989年10月缅甸共产党人民军 101军脱离缅共另立门户的武装组织。现控制区6000平方公里,分为片马、昔董、拖角和落空4个区,人口7万余人。在其成员中,主要的民族成分是克钦 族,其次是傈僳族。武装力量有军队500余人,民兵1000余人。主席兼司令丁英,副司令泽龙。总部设在板瓦。(该部2009年已投降缅军,在克缅战争中大部分人起义加入了克钦独立军)


  4、新孟邦党(NMSP)。该 党以孟族人士为主,成立于1962年,由奈瑞景任主席。孟族是缅甸各民族中最早建立独立国家的民族,历史上建立过勃固王朝。1980年,新孟邦党内出现矛 盾并发生内讧,随之分成两派。1987年,两派经过协商又重新统一。1993年至1995年,该党与缅甸政府举行过4次和解谈判。1995年6月,双方签 订了政治和解协定。1998年以来,由于缅政府在孟族聚居区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党声称要中止与缅甸政府的和平协定。该党现有兵力7800余人,各种武器 8300余件,总部设在耶羌帕。


  5、掸东同盟军(NDAA)。是1989年4月由缅甸共产党人民军815军区另立门户的武装组织。现控制区面 积4950余平方公里,分为小勐拉、南板和萨洛3个行政区。人口7.4万人。以掸族为主体,其次是拉祜族、佤族和议族。总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 贤,副司令蒋志明、罗常保。总部设在小勐拉。


  6、果敢同盟军(MDNA)。是1989年3月由缅甸共产党人民军东北军区兵变另立山头的武装组 织。1992年该部发生内讧,司令彭家声和参谋长杨茂良大打出手,结果杨茂良驱逐了彭家声,自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声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 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参谋长。现控制区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22万,成员主要是果敢族(汉族),其次是掸族(泰族)和苗族。武装力量2700余人, 其中军队500余人。总部设在老街。

(果敢同盟军番号已被缅军宣布取消,余部一分为三,一部分追随汉奸白所成,投降并接受缅军改编。另一部分继续追随彭家声,坚持果敢同盟军的旗号,驻扎在克钦独立军控制的某区域,卧薪尝胆,意图反攻。还有一部分失散在中国,靠打工维持生活,克缅战争爆发后,这部分指战员自愿归队,投入到拉咱前线的对面作战中)


  7、掸邦军(SSA)。是以掸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色廷,兵力2100人,总部在盛加。


  8、克钦保卫军(KDA)。是以克钦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木吐诺,兵力2000余人,总部在岗卡。


  9、勃欧民族组织(PNO)。是以克钦族勃区支系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昂坎迪,兵力1400余人,总部在椒得龙。


  10、崩龙邦解放军(PSLA)。即德昂民族解放军,前身是缅共人民军202军区,是以崩龙(德昂)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吴埃孟,兵力1400余人,总部在楠玛都。


  11、克洋民族保卫军(KNG)。领导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总部在孟别。


  12、克伦尼民族解放阵线(KNLF)。是以克伦尼族(克耶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美桑达、吴吞觉,兵力1600余人,总部在霍雅。


  13、新克洋邦党(KPP)。领导人吴瑞埃,吴丹梭奔,兵力150人,总部在彬泷。


  14、掸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组织(SSNPLO)。是以掸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吴达格雷,兵力3100人,总部在瑙都。


  15、克伦尼民族进步党(KNPP)。是以克伦尼族(克耶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昂丹雷、吴库贴布佩,兵力7800人,总部在多达玛基。


  16、若干共产党(CPB)。领导人吴沙吞吴,兵力300人,总部在布帝洞。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10:38 , Processed in 0.0582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