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有制:特权阶层剥削公众利益的制度工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8 00:05: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途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来理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但我们国家则认为市场经济也可以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尽管从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之时,就反复地强调公有制只是在某些重要领域中占主导,不重要的领域则让给非公经济,但这并不足以保证私有制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
    私有制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无法做到产权的清晰,而产权清晰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所在。然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反复地论证了以公有制为前提也能够做到产权清晰,当然这样的公有制是有限度的公有制。我们讲资产归全体人民所有,但全体公民却无法对资产进行现实的管理,而只能委托给政府进行直接的管理,而这样的委托只能是名义上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委托。而政府的长处在于使用权力行使社会管理的职权,而不是直接地参与市场的竞争。如果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会使权力的运行方式与经济的运行方式掺杂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以下的几种后果。第一,使得资源的配置不能够完全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进行,从而不能达到相对优的结果,从而导致国有企业效率的低下。第二,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在国有企业中,企业的所有者是缺位的,管理者尽管受到了形式上的许多约束,但这些约束在逻辑上都可能只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而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为只有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约束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约束。这样,管理者受到有效的约束而不能去非法地占有国有资源只能是偶然的事情。第三,由于上述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在某一经济领域要想使国有企业获得成功,必须要实行相当程度的垄断。因为,实行了垄断,商品价格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就带有任意性了,这样,成本的某种无限度的增加也会使企业获得巨额的利润。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在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也存在国有企业,其效率也是比较低下的,但由于其比重占得相当小,因而并不妨碍整个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市场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来看,其基本的优点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效率。而在国有企业占主导的领域中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点的,大量的额外损耗会被计入到企业日常运行的成本之中。这样的增加的成本大量地流入到各级官员以及与官员有密切联系的人的手中,而这些增加了的成本是由百姓买单的。因此,国有企业就成为人民财富流入各级特权阶层的一个中转站。从这个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发展的越好,也就意味着人民财富被剥削的越严重。
    从当前中国目前的经济态势来看,国有企业以一种双重的方式对人民形成剥削:以一种垄断价格直接对人民的剥削;通过财政、金融等方式对人民的间接剥削。统治者,特别是统治者中的贪腐阶层将国有企业作为自己的摇钱树,是不能动的。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必定会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而这样的阶层又是统治者中的中坚力量,因而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性还是相当小的。这从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公报就可以看出来。在公报中,在强调发展非公经济的同时,也特别地强调了公有制的重要地位。这实际上是向特权阶层作了保证:你们的利益是不会受到根本触动的。最好的结果可能是,特权阶层在表面上让渡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以平息愈来愈强烈的反对声音。
    如今中国的公有制决非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将二者在逻辑上等同不是相当愚蠢就是别有用心。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6 14:22 , Processed in 0.0697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