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燕绥养老金制度设计的根本错误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3:58: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苍天一浮尘
       最近,由于提出了让中国人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方案,清华大学女博导杨燕绥成了千夫所指,几乎没有对她方案的支持声音。我看了一些批评的文章,发现不理智的声音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是人身攻击、冷嘲热讽。而杨教授自己也感到十分意外,意外之后则是委屈和愤怒。平心而论,她是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做了一个制度设计,而委托方肯定对于这个制度方案有一系列的条件设置和目标设置,她不可能超越这些先决条件和既定目标。她自己肯定觉得自己的制度设计符合政府部门给出的条件,也达到了政府所要求的目标,甚至还很得意自己的方案,巴望得到国人的称赞,所以她才会在受到大众的批评的时候,在公众媒体上理直气壮地为自己一再辩护。
   那么,杨教授的那个制度设计其条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呢?根据这个制度方案内容推理判断,这个制度设计的主要条件应该是:中国每年的老年人流量与存量、中国公民(主要是城镇居民)每年的社保缴纳金额、每年的养老金发放金额、政府对于养老金的补贴金额等;制度设计的目标则很明显,那就是,实现养老金的收支平衡。
   杨教授根据上面的那些条件和目标,最终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便是推迟15年领取养老金。她觉得自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现在大家都觉得杨教授的养老制度设计不可取,骂声一片。但是我们要知道杨博导这个制度设计的错误要害在哪里,漫骂与人身攻击于事无补。
   我认为,杨教授的养老金制度设计,其错误的要害在于这个制度宗旨:它一的开始所定的目标便错了!这个制度的目标竟然是为了保证在现行养老金制度基础上的收支平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杨教授竟然要以牺牲中国老年人的福利、减少老年人的收入为代价。
   那么,关于养老金制度的设计正确目标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制度的目标必须是增进中国公民老年的福利和幸福为唯一目的,一切离开或者背离这个目标的养老金制度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可耻的。养老金制度具体方案,必须围绕这个崇高目标千万百计地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否则就是失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在进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没有理由让老年人受苦。
   杨教授的养老金制度设计将养老金收入总量设置成了一个封闭边界条件。事实上,这个制度方案,只有一个不变的量,那就是保证老年人的福利是不可以改变的,其它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有人可能会说,老年人的福利必须增加,但是钱不够是明摆在那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真是这样,杨燕绥的方案不失为一个选项。这便是问题的关键,下面本文要着重谈谈这个问题,即,中国的养老金缺钱否?
   中国的养老金缺钱与否,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看。如果想维持现有的制度,有可能缺,否则,一点也不!
   现在,有的人退休后钱多的花不完,有的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废除这个建立在血统论基础上的养老双轨制就不缺钱。
   中国政府公务员加上准公务员队伍现在数量是4000万人,每年的行政开支高达12万亿元,并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砍掉一半还嫌多。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减少行政开支,中国养老金就不缺钱。
   中国的军队高达二百三十多万,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五千亿元,每个地级市都有驻军。国防部队覆行国土保护职能,只要边疆省份驻军即可,可以再裁掉一半,可以省下多少国防开支。
   中国党政不分、党企不分、党军不分,执政党的开支几乎均由国家财政拨款,加上各个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军队配置的大量专职党务干部(包括名义上的党务部门、以及实质上的党务部门如工会、团、妇联),消耗了多少费用。根据世界惯例,任何党派的费用均应由党费自己承担。
   中国共产党声称没有自己的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为了证明这个宇宙真理,建议中共中央公开数十年党费用收入和去向,节余部分捐献给财政用于养老基金。按现在估算,全国七千万党员,每人每年交50元党费用,便是35亿元。
   中国前些年不断购买美国国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8000亿美元,按目前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为五万亿人民币,而这些国债则天天在贬值。
   中国每年由领导人金口一开,无偿支援亚非拉国家的资金高达多少、免除这些国家的债务有多少,少做一些冤大头行不行?
   除此之外,少做一点形象工程、献礼工程、面子工程,少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开幕式大型团体操、大型庆典,少搞一些重复建设,又能省出多少钱。
   因此,本人认为,中国政府不缺钱,尤其不缺养老金这块钱,它缺的是选票,缺德。全国统筹的社保养老金这一块如果真有缺口,政府应该二话不说加以补齐。中国人尤其是城镇普通居民工作数十年,所得到的报酬和福利可以说少得可怜,一辈子被国家收走的那一块价值远远不止未来退休金补贴,退休后二、三十年的基本生活费用,国家当然有义务负责起来。至于什么以房养老、商业保险等,那是市场提供的机会,决定权在公民个人,根本用不着政府部门跑出来做好人,好象是政府的恩赐一般。至于有的人提出的延迟退休方案,更是一招臭招,如果说养老金存在缺口的话,延迟退休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雪上加霜。因为,老年人延迟退休除了增加年轻人的失业率外,并不能增加国民产值,相反,支付给在职员工的工资要远大于退休金,从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进而减少对养老金的政府转移支付。
   总之,在公民的养老问题上,政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确保公民安享余生。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合理做好财政支出预算,做足养老金的财政补贴。如果财政有困难,宁可削减其它非民生支出也要保证民生,宁可不做那些为了大国面子的登月工程,也不能克扣公民的养老费用。
   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清华女博导杨教授的制度设计,因为她的设计根本不是以维护公民的晚年福利为目标,而是为了维护现有的养老制度下的政府养老金收支平衡,因此一开始就陷入了误区,这种养老金的制度设计注定是失败的,如果为了维护政府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而损害公民的晚年福利,遭人咒骂也是罪有应得的。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4 00:56 , Processed in 0.0744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