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克强灿烂的笑容背后:中印依旧矛盾重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3:5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BC


  《经济学家》杂志盘点中国总理李克强本月访印的收效,认为李总理此行不断展示的灿烂微笑难掩中印双边关系中无法避免的纠结、棘刺和险象。

  文章的标题是“未加黄油的欧洲白萝卜:动听的言辞未能掩盖双边关系中的难点”。

  文章指出,虽然李总理说几片乌云遮不住中印关系的阳光,他脸上的微笑和热情主要还是给人看的。

  李克强总理在评论自己上任后的首次出访时谈到与印度政商界要人举行了“友好坦诚”的会谈,谈到亚洲这一对龙、象之间的“战略层面”和“日趋成熟”的关系、互信,以及共同的区域利益。

  他还颇有策略地回应了东道主在两国领土争议、双边贸易严重失衡和跨境河流的利用管理等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经济学家》的文章逐一分析了李克强这次印度之行对双边关系中这三大难题的影响。


  
  边境对峙

  李克强访印前的中印边境对峙跟平时不同。在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双方边防军或武警短暂地进入对方地盘的事时常发生,但这一次中方武装人员越过印度实际控制线19公里并安营扎寨三周。

  而且,印度方面表示中国外交官对此似乎并不知情,印方通过外交途径启动边境纠纷处理机制,无甚收效。

  文章说,印度决策层认为这是中国军方鹰派在显示强硬姿态,因为事件发生在李克强访印前不久,而且是在习近平主席说了要“尽快解决”边境问题之后。

  作者进一步分析说,有可能这是中国在使用谈判前让紧张升级的手段,但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到中国决策圈内在印度政策问题上,就像在其他许多领域一样,分歧很深。

  不少中国战略专家希望保持西线平静,尤其是在保证南海和东海的安全成为头等大事之际。但是,文章引述不具名中国外交官说,内部的政策分歧和摩擦“非常非常激烈”。

  有些印度观察员认为中国军方在边境和领土问题上正试图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外交部门。

  贸易逆差

  《经济学家》指出,中印经贸往来近年快速升温,双边贸易过去20年间从3.4亿美元扩大到近700亿美元,而且两位总理这次还宣布了到2015年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目标;但对华贸易逆差不但巨大且有增无减,已经成为印度国内一个重要政治议题。

  现实是,中国经济规模比印度大五倍;印度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化学原料、棉花、塑料和鱼,中国向印度出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矿物燃料和丝绸。

  文章引述一名中国学者的估计说,对华贸易赤字占印度贸易赤字(不包括原油进口)的一半。

  李克强总理在印度承诺更多开放中国市场,但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印度的制造业太弱。

  不过,降低关税壁垒还是有好处;印度希望向中国出口更多医药产品和食品,印度的资讯服务业和外包业务承包商希望在中国拓展业务。

  中印贸易的坎坷还体现在越来越多印度公司在中国卷入贸易纠纷,引起印度政府的不满,而中国方面则指责印度的官僚政治干扰商务,导致意向中中国对印度投资660亿美元实际只有5亿美元兑现。

  文章还提到李克强访印的一个较令人乐观的成果:为了增进双方在跨境河流问题上的互信,李克强访印期间双方同意将河流讯息分享协议延长五年,在某些月份处于上游的中国将向印度提供洪汛信息。

  作者最后总结说,这些当然都是好事,即使说到底无非是承诺延续现状。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08:13 , Processed in 0.0531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