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辣的妈)
“色难”出自《论语》,本指对待父母的态度要发自内心不做表面文章,从字面意思理解也可以理解为“脸色改变”。
“色难”这个词,在婚姻中同样适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他交友广泛,待人热情,浪漫多情,是朋友眼中受欢迎的人。
他对待外人笑脸相迎,唯独对自己的结发妻子,从没有过好脸色。
他是徐志摩,他的结发妻子张幼仪。
张幼仪出身书香世家,二哥早年留学,四哥从事银行业多年,四哥因爱才心切,决定把自己的妹妹许给富商徐申如的儿子徐志摩。
张幼仪虽然读过书,也是家里第一个没有缠足的女性,但在徐志摩的眼里,她仍然是一个土包子,徐志摩内心里从没有把她放在与他同等的地位,也没有把她当作一个现代女性来尊重。
2
据说,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就鄙夷的说了句“乡下土包子!”
自此,到他们的婚姻结束,徐志摩对她的态度都没有改变多少。
生下儿子后,徐志摩就选择了出国留学。
张幼仪到法国去看徐志摩时,一下船心就凉了半截,“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的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
她在英国怀孕后,徐志摩却忙着追求别的女孩子,让她打掉肚中的孩子。张幼仪告诉徐志摩“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了。”
徐志摩却冷冰冰的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呢,难道你看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每天面对这样一个冷若冰霜的丈夫,张幼仪的心也就渐渐冷了,当徐志摩提出离婚,她以那时女子难有的勇气同意了。
嫁给一个坏人,充其量是遇人不淑。但如果嫁给一个谦谦君子,在外人眼里,他是君子,是好友,是至交,唯独对待自己的妻子,是陌生人、是差评者、是冷血,对方的感受会更加悲凉吧。
3
在家当了三年全职妈妈的露露迫不及待的想出来上班。
一群正在上班的人劝她,上什么班啊,有老公养着,在家带带孩子养养花,日子多舒服啊。
她一脸苦笑,谁每天过的什么样的日子谁知道。
从露露嘴里,大家大概知道了她这三年的生活。
没生孩子前,露露虽算不上女强人,但赚钱养活自己没问题,与丈夫相扶相持,日子虽不富裕但过得有滋有味。
生了孩子,没人帮着带,两人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露露辞职回家专职带孩子,养家的事交给丈夫。
刚开始的时候,露露觉得一切如常。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丈夫的态度让她越来越心冷。
他每天回到家,除了逗孩子玩一会儿,再没别的事可干。她想让他帮着干点家务,他说:“你每天在家带带孩子,也没事干,我整天在外面累死累活,这些小事还找我。”
她偶尔给孩子多买了件东西,他说:“你不知道挣钱多难,还不知道省着点花”。这三年她几乎没有给自己买过东西。
丈夫回家不再跟她说工作上的事,她要问,他会说:“你一个家庭妇女,知道什么啊”。
她知道,丈夫还爱着这个家,爱着她们娘俩,只是工作的压力加上自己不工作产生的差距,让他说话越来越随意。
“再不出来上班,没离婚我也会疯掉的。”她这样说。
很多全职妈妈在家里带孩子,其实心里并不轻松,这种压力的产生除了自己与社会越来越脱节带来的焦虑,还有另一半对自己越来越不屑的态度。
4
有人说“男人需要夸,女人需要宠”,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无论男人女人,都很注重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一个女人在外受了委屈,回到家向丈夫倾诉,是想得到丈夫的同情和理解,丈夫的一句:“我支持你”,会让她顿时感到委屈全消。
但如果,丈夫非要对妻子讲道理,来证明妻子确实做错了,她就是不应该这样,即使妻子觉得丈夫说的都是对的,她的心情也不会因此而变好,反而变的更差。
每天进门的一个笑脸,会让等待的那个人瞬间感受到温暖;
一句“你辛苦了”,即使对方再累,也感觉到值得;
到厨房里说一句“我来帮你”,即使对方并不需要,她还是感觉到幸福。
如果回到家就收起笑脸,闭上嘴,当起了掌柜,再好脾气的人,时间长了,也会对你报以同样的态度。再暖的心,也会慢慢冷却。
5
那些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如果她们的丈夫能多几句关心,多一些同理心,他们的妻子也不会把自己逼到死路。
婚姻中,无论男女,都是需要认同感的。
对方给的这种认同感,让他(她)觉得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再苦再累,心中也是甜的。
但如果处处给出差评,对方无论做什么,都换不来你一个好脸色,时间久了,热脸再也不想去贴冷屁股。
说起来容易,真正拒绝“色难”并不容易。
唯有时刻想着多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走进对方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