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护齿绝不能做的10件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7:3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ce 于 2017-1-9 17:34 编辑

世界新闻网编译



刷牙太用力不仅刺激牙床,也令牙齿对低温较敏感,磨损珐瑯质。(Getty Images)


你经常刷牙和用牙线,也不吃糖。但这不表示你的口腔卫生满分,因为看来不重要的日常习惯可以损坏牙齿,造成蛀牙、侵蚀珐瑯质,甚至让牙齿崩裂。为保持牙齿洁白健康,有十件事牙医绝对不会做:

1.喝瓶装水。对牙齿最好的日常保护,来自加了氟化物的自来水。氟化物强化牙齿预防蛀牙,促进补充有助修补小蛀牙的矿物质。多数瓶装水不含氟化物,或是未达保护牙齿的分量,所以喝水时应喝自来水,煮咖啡、茶和其他饮料也应用自来水。

2.喝运动饮料。这种饮料所含的酸性成分、糖和化学添加物,会削弱珐瑯质,使得细菌有机可乘。加州牙医夏利菲安(Alex Sharifian)表示,喝太多运动饮料,对牙齿造成的伤害可能比汽水更糟。如果你非喝不可,就一次喝完,不要整天慢慢喝,最好用吸管喝,喝完后用水漱口,或是咀嚼无糖口香糖以中和酸性成分。喝完汽水也应这样做。

3.咬冰。咀嚼冰块很容易让牙齿崩掉一小块或是裂开,补牙填充物也可能脱落。纽约牙医史瓦兹(Jonathan Schwartz)说,咬冰等于在咬石头,虽然牙齿有坚硬的珐瑯质覆蓋,但无法承受这种压力。

4.把牙齿当工具。用牙齿开瓶盖、撕掉标签、或打开塑胶袋,不但易使牙齿崩裂,也会割伤口腔,下巴失衡导致慢性下巴痛。史瓦兹说,牙齿也不是用来咬笔或吸管,你可能不知道对牙齿施加了多大压力,可导致牙齿移位,珐瑯质碎裂。

5.吃太多碳水化合物。面包、面条和饼干虽然不见得是垃圾食物,但进入口里迅速变成糖,而口腔的细菌就以这个糖为食物造成蛀牙。牙医利杜奇(Gregg Lituchy)说,少吃精致淀粉,吃完一碗面就赶紧刷牙,让细菌没有机会把糖变成酸,侵蚀牙齿。

6.把牙刷留在洗手台上。把牙刷放在洗手台上,特别是和别人的牙刷装在同一容器,会使细菌“交流”,容易染上别人的病菌。而且冲马桶时,粪便分子会雾化,淀积在牙刷。把牙刷放在药柜,或是使用可丢弃的牙刷盖。

7.用完漱口水未再漱口。漱口水能杀死刷牙和牙线未清除的细菌,但是漱口水留下的酒精,会使口腔干燥,导致较易蛀牙。有害的细菌在干燥环境繁衍,口腔干燥使细菌容易钻进舌头和口腔的小裂缝。应选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或是用完漱口水之后用水漱口。

8.咀嚼爆米花。做爆米花的玉米粒坚硬,若未完全爆开,易伤害补牙填充物。利杜奇说,若是玉米粒跑到填充物和牙齿之间,而你一口咬下去,可能使牙齿裂为两半。他的病人中,牙齿裂开的主因就是咬到玉米粒。

9.不吃口香糖。含糖的口香糖不应吃,但是咀嚼无糖口香糖,可能改善口腔健康。史瓦兹说,唾液是蛀牙的最佳防卫,不但有助补充牙齿的矿物质,也防范口腔变干,而咀嚼口香糖能提高唾液产量,特别在用餐后。

10.刷牙太用力。刷牙彻底是好事,但刷太用力就变成坏事了,不仅刺激牙床,也令牙齿对低温较敏感,磨损珐瑯质,更易蛀牙。使用软毛牙刷,刷得太用力也不会造成伤害。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7:33:28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牙齿有多久没洗了呢?网络却盛传,“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洗牙会损伤珐瑯质”、“容易造成牙齿酸软”等说法,让不少民众心惊惊。究竟洗牙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真有上述谣传的这么可怕吗?就让专业牙医师针对常见的洗牙4大疑惑来为我们一一解说!


洗牙是洗掉什么?关键在清除恼人牙结石!

牙医师表示,洗牙疗程正确名称又叫做“结石刮除”。主要是希望透过超音波震动仪器的协助,来清除民众平时刷牙时,因清洁不易导致食物残渣与唾液中的细菌混合堆积成牙垢,在日积月累下便在牙根表面形成的顽固、粗糙的牙结石。

借此避免细菌大量沾附于上,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便是导致牙周病,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的关键祸首。所以,透过定期的“洗牙”,不仅有助预防及治疗牙周病。同时,也有帮助检查口腔健康有无异状的功用。


担心洗牙破坏牙齿?牙医师破解4常见疑惑!

临床上却发现,有不少民众因害怕洗牙时器械所发出的声响,以及担忧上述谣传而不愿就医洗牙。为了让大家了解定期洗牙的重要性,牙医师特别针对民众常见的4大疑惑,加以解释说明:

疑惑1/洗牙会把牙缝越洗越大?

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反应,觉得洗完牙后,自己牙缝好像突然变大了;难道洗牙会把牙缝越洗越大?牙医师指出,这完全是民众的误会!洗牙后之所以让人容易有牙缝变大的感觉,是因为在洗牙的过程中,牙医师把堆积在牙龈表面、牙缝间的牙结石透过超音波震动方式震碎、清除;而使得舌头在碰触牙齿时,不再受到牙结石干扰,可直接碰触牙缝所致。因此,这些牙缝是本身早已存在的,与洗牙并无关连。

疑惑2/洗牙会把珐瑯质越洗越薄?

牙医师强调,牙齿珐瑯质(牙釉质)并没有民众想像的这么脆弱!事实上,若以硬度来看,珐瑯质的硬度可是骨头的3至4倍之高。所以,在正常的超音波震动洗牙器械的使用下,根本不可能对其产生伤害,也不会进一步破坏牙齿,民众不需过度担忧。

疑惑3/洗牙会让牙齿敏感问题恶化?

牙齿之所以容易在洗牙后觉得特别敏感、易感到牙齿酸痛,主要是因为透过超音波震动把堆积于牙根、牙缝间的牙结石清除后;会使牙根暴露、牙齿接触敏感性物质的面积突然变大所致,并非洗牙造成牙齿敏感的发生。

而这样的情况一般来说只有洗牙后的2~3天内才会出现。因此,只要在洗牙后,短期内尽量避免接触过冷、过热、高糖份的食物;并坚持每餐后刷牙与用牙线清洁牙齿、每隔几小时可用温盐水漱口,使牙齿有个适应过程,症状自然就能得到缓解。
疑惑4/人人都可以洗牙吗?

虽然适度清除牙结石确实有助于口腔保健!不过,牙齿也并非人人都能洗,针对某些特殊慢性病患者,例如,有肺结核、急性肝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应等到疾病控制后再洗牙,以防止病情传染他人。此外,孕妇特别是怀孕前期者,也建议最好不要洗牙。


【医师小叮咛】:

牙医师也提醒,想要防止牙龈炎、牙周病、牙周炎、龋齿等口腔问题找上门,根据个人口腔状态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1次洗牙治疗,来帮助清除堆积于牙根表面的牙结石、降低牙菌斑的堆积,便是有效防范的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7:35:26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动手美白牙齿的人,很容易犯下错误,反而弄巧成拙。(Pixabay)




好东西太多并不好,美白牙齿也是如此。在追求完美微笑的过程中,自己动手美白牙齿的人,很容易犯下错误,反而弄巧成拙。

这些错误包括:

未先征询牙医的意见:看牙医是件麻烦事,但每六个月看一次牙医很重要,特别是如果你考虑美白牙齿。你必须先确定没有蛀牙,若有蛀牙,漂白产品会渗进蛀洞,侵袭神经,造成剧痛,并严重伤害牙齿。

你依赖美白漱口水(whitening mouth rinses):你应把买美白漱口水的钱省下来,光靠漱口水,可能无法获得你想要的美白效果,而且可能弊多于利。漱口水含有大量酒精,可能伤害口腔其他部份。

你把牙贴(strips)留在牙齿太久,太常用牙贴:牙贴的包装盒附有时间限制的指示,有其道理。使用牙贴的时间过久,会使牙齿出现斑点,反而难看,而且也会增加牙齿的敏感度。用牙贴时注意时间,而且限制一年只用两次。

你不检查联邦食品药物管理署(FDA)的徽章:美白产品昂贵,所以很难抗拒网络较便宜的选择。但是不要马上点击“买”键,民众常在网上购买,却不知这些品牌未获FDA批准。这种产品的问题,是其化学物的浓度可能伤害你的牙齿。

你做得太过火:当你走上极端,想使牙齿变得雪白时,牙齿会失去健康的光泽,看来像粉笔一样,或是有难看的白斑。一个简单的原则是,牙齿的颜色应符合眼白的颜色。

你使用非客制牙托(trays):虽然我们都希望拥有女星茱莉亚罗勃兹令人神魂颠倒的笑容,但是每个人的笑容都不一样,所以不应使用商店买来,只有一种大小的牙托来美白牙齿,以免让牙床遭化学灼伤。客制牙托能确保只在你想要的地方进行美白,整口牙齿的牙托费用约5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1-6 14:23 , Processed in 0.0576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