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寡言:美国建国演化途径和国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3: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历史上一大事件是欧洲人“发现”美洲。 发现之后,北美和拉美似乎沿不同轨道演化, 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名列发达国家,而南美诸国多只列于“中等发达国家"之列,还在“挣扎”探索自己的未来之路。

从”殖民“者的角度,两者也大不一样。 目前北美人口祖先有几大来源,冒险和商人,早期从欧洲来的定居者,印第安人,黑奴和后世欧洲移民。 和南美比,北美特点是定居者最后成为国家主流,早期定居者中清教文化成为美国”熔炉“的主流文化。 另一特点是定居者相当严格执行”种族“分离政策。 北美白人和印第安人以及黑人通婚产生的混血后裔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和南美形成相当鲜明对比。

世界殖民历史有种种演变途径。 有时一个新的”先进“民族集团几乎消灭了当地原有居民,有时新旧居民混血产生一个新的中间集团,社会现象明显等级趋向。

种族隔离时代南非大概兼备两者趋向。过去的南非,白人自成社会,黑人被隔离在一些贫瘠地区,另一方面,有色人(即白人和黑人混血后裔)成为黑人之上的一大集群, 肤色深浅成为社会地位的标志。

殖民演化和文化冲突有关,也和“新来者“和原有居民人数组织之比有关。 和秘鲁印第安帝国或墨西哥印地安帝国比,北美的印第安人数量较少,社会组织程度的层次也比较低。 从已知资料看, 17世纪欧洲殖民者再度进入北美时,北美印度安人数量不多,最大的组织不过是数万人的部落联盟。另一方面,北美欧洲殖民者冒险者(商人,军人)的比重比较少,携家带口的定居者数量较多,这些都影响到演化途径。

总之,到美国立国之际, 美国是一个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几乎没有中间混血群体。 当时的白人主流应该是十七世纪第一波欧洲移民者的后裔。

为什么如此呢? 也许理由很多。 一个理由是移民也有成本。 从欧洲来的移民,实际需要倾家荡产破釜沉舟的魄力, 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在美国早期开发过程中,移民代价可能是限制移民数量的大关键。

冒险者是欧洲殖民者的另一来源。这些人单身来到美洲寻找财富,也许在美洲留下混血的后裔,但最终目的是携带财富回到欧洲。 不管什么原因,就北美而言,冒险者不是主流,定居清教徒移民者成为美国的主要胜利者。

十九世纪美国农业大跃进之后第二波大移民来临。 当时美国农业生产率已据世界之首,能产生足够的粮食, 即使身无分文者在美国也能生存下去, 这大概是大移民的物质前提。 后来来的移民数量虽然多,但因为他们是后来者,他们被早期定居者创造的“大熔炉”所融化,虽为美国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毕竟没有能强大到显著改变美国文化的地步,所有新移民原有语言都为英语取代就是明证。

综上所述, 就北美和南美而言, 北美印度安人人口比南美少得多,而欧洲主流殖民者也大不一样,南美少数欧洲军人战胜印度安人帝国(集权性质相当明显)后,自上而下建立了一群国家,北美欧洲 定居者逐渐扩张自己的经济统治和文化而把残存的印第安人挤到保留区, 建立了美国联邦。 南美国家建立在少数白人对当地土著的,黑奴以及大量混血者统治之上, 北美国家主要是白人的“民主”社会(黑人始终是少数)。

美国早期殖民史和国家演变历史可能对美国成为世界强权后的国策有相当影响。 美国国家寻求某种意义上的霸权但不寻求扩大自己领土的也许有早期文化的传统。

美国历史上美菲战争远比美伊战争更丑恶。 美国和菲律宾起义者联手击败了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随即美国又和菲律宾起义者发生冲突而进入战争(1899-1902年),最后菲律宾第一共和国覆灭,大批平民死亡, 美菲双方都犯下许多战争罪行。战争结果,菲律宾成为美国殖民地。

但是公平而言, 美国并没有长期占了菲律宾或把菲律宾并入美国的意愿,反之,害怕吞并菲律宾将使得大量非白人的菲律宾人进入美国的恐惧影响美国社会倒时有报道。美菲战争中美国政府任命的第一菲律宾委员会及第二菲律宾委员会的宗旨就是准备菲律宾人独立的种种条件。 1901年军事统治结束,1916年美国“琼斯法案”承诺菲律宾独立,并建立了民选的菲律宾参议院。

美国占了菲律宾以及让菲律宾独立应该说提供了一种超乎中国历史模式的新模式,为什么如此呢?  我猜,美国上层心灵深处相信美国应该是一个白人和白人文化占上风或统治地位的国家。 如果这种猜测是对的,在心理转变之前,美国不太可能走上大规模领土扩张和国家扩张之路。

美国扩张得到夏威夷,夏威夷基本是块飞地,和任何强权都不接壤。 美国扩张得到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为俄国放弃土地,也不会引发领土争夺战。 两地人口稀少,都不会显著改变美国社会的性质。

美国也许还受到海洋国家传统的影响。 从海洋国家传统的角度,在海外扩张领土,特别是在和另一大陆强权接壤地区扩张领土,常常得不偿失 , 很可能为他人做嫁衣裳。 自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的政策就是支持弱国,防止强国崛起,为此投入大量金钱而颇少实际物质回报,大概也有海洋国家独特性的制约。

从某种意义,美国也是一个海洋国家, 对外政策,进攻性弱于防御性,对用武力扩张的兴趣远低于用军事外交手段遏制潜在强国的兴趣。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国家,中国的历史经验影响到中国领导人的判断,影响到中国人的情绪,但这种判断未见得准确, 某种意义, 中国需要的是理解世界历史国家演化国家冲突的多种模式,超越自己过去的经验。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06:11 , Processed in 0.0629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