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談“偽善亦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04:3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實際上﹐這是一個較複雜的問題。單從語義角度講﹐“偽”是虛假的意思。“偽善”當然是虛假的善意﹐善行﹐善舉等。所以“偽善”應該是貶義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偽善”不是真正的善。兩者之間不能劃等號。這點恐怕是沒有問題的。

但事實上﹐從社會上的具體情況看﹐這個問題就複雜了。有人會吹噓他的“友善”﹐“善舉”等。要辨別真偽﹐最好的辦法是聽其言而觀其行。說得天花亂墜﹐如果做的跟說的完全不一樣﹐那就是虛偽。俗話說﹕“任他口裡吐出蓮花來﹐只當他藕吃多了。”如果有人也做了些“善事”﹐但更多的是做了壞事﹐那麼這些“善事”就是偽裝。這個人可認為是個壞人。如果有人一生中做了許多善事﹐偶爾也做過壞事。那麼究竟怎樣去評價他的“善”﹖這就要看他做壞事的程度和性質﹐來決定他的“善”是不是“偽”。對這種事﹐當地的民眾(不是幾個人)所下的斷語是不會錯的。如果一個人一生中儘做好事﹐沒做過一件壞事﹐而有人卻說他“偽善”。這就有了問題。如果他到死都沒做過壞事﹐他有什麼必要用做善事來偽裝﹖他根本就是個好人。如果有人說他以前做過虧心事﹐所以現在要多做善事來彌補。假如沒有證據來證明他以前做過虧心事﹐那這種說法不能成立。而說他壞的人就別有有心。

再說如果真的有人既做了壞事﹐也做了善舉。雖然他的善舉可以被看作“偽善”﹐去掩蓋他所做的壞事﹐或者去彌補良心的自責﹐但他的善舉部份終究對地方上有好處﹐所以在不否認他做的善事有“偽善”的因素﹐也承認他善舉的部份也是善事﹐所謂“亦善”。總不能否認他所做的善事不是善事吧。這恐怕就是“偽善亦善”這句話的由來吧。至於一個壞人做過些好事﹐能不能就稱為“偽善”﹖這也要根據具體情況而論。如果他所做的一些好事﹐其目的是要掩蓋他做過的許多壞事﹐那就是偽善。如果他做了好事是另有原因﹐如良心發現﹐或者受到善良的太太或子女的影響﹐這就不能稱為“偽善”。但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總得有個好壞的基本結論。如果說好壞三七開﹐那得看好三壞七﹐還是好七壞三。隨後決定基本傾向是好是壞。這裡就牽涉到他做的壞事的程度和性質。老百姓一般不接受籠統的概念。他們要有一個基本好壞的結論。就像秦始皇﹐他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算是好事﹐但民眾對他的評價基本上是暴君。而這種結論不是我們這些以旁觀者身份在討論中所能下的。這種結論只有與他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處所的週圍群眾才能下的。我們只需分析可能性﹐而不必要去下結論。如果當時當地的人民群眾已經下了結論﹐我們沒必要去試圖推翻它﹐而想重下我們自己認為的結論。這是徒勞無功的。

所以“偽善亦善”這個命題﹐從抽象的語義角度上講是不能成立的。但從社會上具體人事上講﹐就得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即不能否定壞人做過的好事不是好事﹐如果他做的好事真的對廣大民眾有好處的話(指95%以上。只對一小部份人有好處不能算)﹐但也不能因為他做過一點好事而不把他定性為壞人。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22:46 , Processed in 0.0541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