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贪官出狱受礼遇 官方突称:假新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07:3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出狱贪官被鲜花礼炮迎接一事遭遇口诛笔伐之后出现了惊天大逆转。山西省相关部门人士19日表示,网络上《山西省前副书记侯伍杰出狱回家,当地官员富豪列队欢迎》一文内容虚假。此消息发出,旋即又掀起一个舆论高潮。虚虚实实之间,究竟央媒集体被耍,还是山西官方在行推责庇护之实,很难说清道明。

按照中国广播网19日晚间20时报道所言,侯伍杰早在2011年10月就已被假释出狱,出狱后在北京儿子家中休息了几天,期间没有山西省的领导干部及煤老板去看望他。2011年10月21日,侯伍杰三儿子开车将侯伍杰接回太原家中。不存在网络文章所说的“近日出狱”,也不存在“当地官员和煤老板及名流富商们,争相迎接贪官‘荣归故里’”。

贪官出狱闹乌龙,央媒集体中枪。就在山西官方辟谣言论发出同一天的早些时候,新华社官微新华视点还在通过精、短、快的微评引领民意,“山西贪官出狱被夹道欢迎为了什么?贪官出狱,欢迎的该是家人亲属,官场中人理应避嫌。媒体报道欢迎主体却是当地官员和煤老板,到底有何心照不宣的秘密?如果说为感恩过去,那相关案件的查处是否挂一漏万?如果是为了共谋将来,倒给社会提了醒,更给纪检监察提供了新的线索。”经多维新闻整理后发现,这已是该官微在此问题上的第三次发声。此前两次,第一次是在反思,第二次是在释疑。

在官方媒体层面,不仅新华社笃定网曝绝非空穴来风,最高党报《人民日报》同步网站人民网也有此意。该网18日发出的舆情解读报告中,虽然用看似客观公正的笔调罗列事实,以及众多媒体和民众对侯伍杰的不屑,但从其所选内容来看,人民网也已经认定贪官出狱似英雄凯旋的消息基本属实。

新华社在追问,人民网在助推,原本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同仇敌忾将棍子抡向了侯伍杰,却不料想山西官方全盘否定了此前的是是非非,以两个“不存在”、一个“没有”试图平息该舆论风波。

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几乎所有关于侯伍杰的报道均从最先的口诛笔伐转向了山西官方的辟谣说法上。而且,包括人民网、央视新闻、新华社在内,连同诸多市场化媒体、各大门户网站,也只是简单地转引了中国广播网的相关报道。此外,并无观点突出的言论性文章的跟进。

也难怪。事情发展至今,真相也只有侯伍杰自己心知肚明。事实上,该事件经由微博曝光后,就有很多值得推敲的细节 。首先,自该事件2月6日曝光至今,所有的消息源均来自于微博上的一则帖子——“一前副省出狱,省委一副秘书长亲自捧鲜花去机场迎接,未如愿,怅然返。后闻该副省早被煤老板捷足先登。”此贴内容是否属实,发帖人是什么来头,其中是否牵扯政敌报复之嫌,均没报道涉笔。其二,既然侯伍杰出狱时场面如此宏大,既有列队礼炮,又有鲜花掌声,缘何会没有现场图片留下来?虽然说“有图不一定有真相”,但至少,在人人都是新闻人、人人握有麦克风的时代,能让如此瞠目的场面成为图片新闻的漏网之鱼,还是有点不可思议。

在网络舆论场,除了“信谁的”疑问外,就只剩下了对侯伍杰的持续人肉。专职律师@段明祥通过个人认证微博质问:按照《刑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刑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那么,能否公开其假释审判情况?”

就此来看,即便山西官方给出的说法属实,被推至风口浪尖的侯伍杰已经很难全身而退。要想堵住悠悠众口,只能把假释问题解释清楚,把从侯伍杰处获益的官员揪出来,落实“苍蝇、蚊子一起打”,并对其“一锅端”。否则,说再多,在普通民众看来,也不过是议程设定式的权宜之计。

此外,贪官出狱引发的这场乌龙事件中媒体的表现,也令人匪夷所思。消息最先从微博平台传出后,旋即被各路媒体转发、评论,其中以新华社牵头的央媒表现得颇为活跃。山西官方辟谣的说法出来后,央媒再次出现大逆转,纷纷将山西说法推而广之。媒体罔顾基本事实跟风的做法,无疑是对中国当前乱象丛生舆论生态的极大损害。对围观的公众而言,也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00:38 , Processed in 0.0528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