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代表:继承乡贤文化 鼓励官员、知识分子告老还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22:4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全国“两会”开始前,《新安晚报》曾征集民声民意带上两会。一位安徽籍博士曾写信,认为现在农村很多传统民俗在退化,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待改进。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对此给出了自己“良方”。他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农村发展有积极意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刚要(草案)》中,都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如何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钱念孙认为,倡导中国古代和如今国际上通行的“告老还乡”制度或许是一剂良方。

“告老还乡,也可以叫做退职还乡。”钱念孙说,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至明清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传承,“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

钱念孙介绍,《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野沃土茁壮成长的重要形态,传统中国的乡贤即乡绅,主要指科举中取得功名而生活在乡村并有较高威望的人,他们多半由告老还乡的文武官员,或者有一定功名而未出仕的乡村贤达组成。”钱念孙说。

钱念孙认为,“退职还乡”积极意义明显,实现了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钱念孙说, “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具重要意义。

钱念孙告诉记者,绝大多数离退休干部以及知识分子告老而不还乡,并非他们自己的刻意安排,而是近几十年来国家政策制度使然。

“由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生活舒适便捷程度远远高于农村,退休留在城市,早已成为大家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选择。”钱念孙说,为张扬先贤文化,鼓励“告老还乡”,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譬如,对于离退休返乡者的养老待遇和医疗保障等如何方便划转和高质量对接?国土资源部门能否给出相关政策,将返乡者的住宅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布局?”钱念孙说,将“告老还乡”作为现行离退休制度的一种模式予以倡导和实施,是美丽乡村建设宝贵的乡贤资源。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09:50 , Processed in 0.0554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