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近平首次明确“治藏方略”六个必须 总结吸纳历次会议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22:3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连续两天在北京召开,七常委全部出席,总书记做重要讲话,不光西藏自治区领导,全国各省市区、央企相关负责人和军方全部出席。享受如此高的规格,西藏是独一份的。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治藏方略”,今天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这是今后西藏的“纲领性文献”。媒体分析称,这次的“治藏方略”堪称是吸收了前五次西藏工作会议的精华,并且不乏创新之处。那么,习近平的治藏方略究竟是什么?

资料图:2013年,拉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旦巴向习近平敬献哈达

“20字”原则、“六个必须”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学习小组”指出,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20字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提出了党的治藏方略“六个必须”,无论治藏者还是关心西藏的人,这20个字和“六个必须”的意义都不言而喻。

“六个必须”分别是: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

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

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

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

“20字”原则,总书记是这样解释:

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

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

总结提炼历次会议精华

《北京青年报》旗下微信号“政知局”分析称,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规格都很高,这已是惯例。过去五次会议,在胡耀邦担任总书记时召开了两次,江泽民任内召开两次,胡锦涛任内召开一次。换言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要围绕西藏工作聚首商谈。

胡耀邦任内两次会议,开始全国性援藏。1980年3月14日、15日,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中央的援助和特殊政策。当年5月下旬,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万里等同志视察指导西藏工作,帮助西藏落实座谈会精神。第二次座谈会则标志全国性的援藏工程的开始。

江泽民任内两次会议,正式开始“对口援藏”。第三次会议做出“对口援藏”的决策,第四次继续推行。

胡锦涛任内的西藏工作座谈会,则将工作重点从西藏自治区拓展到藏区,对4省藏区发展全面部署。

政知局分析称,“六个必须”的内容在之前几次西藏工作会上已经时有出现,一步步完善至今。“治藏方略”则是系统的、正式地将其总结提炼出来。

提出干部培养和援藏

出处: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第一次座谈会时提出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西藏自治区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包括以“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建设边疆,巩固国防,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西藏兴旺发达、繁荣富裕起来”。其中“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和习近平提出的方略中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相呼应。

在4年后的第二次座谈会上提出的“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方略中“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相呼应。

此外,第二次座谈会还新增了援藏的内容,其中“中央组织国家各部委和兄弟省、市,在人、财、物上给予西藏以大力支援”与今年提出的方略中“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相对应。

提出反分裂、加强党建等内容

出处:第三、四、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994年7月,第三次西藏工作会明确,与达赖集团的分歧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分裂的问题。“只要他放弃西藏du立的主张,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随时欢迎他回来。但搞独立不行,搞变相独立也不行。”这和方略中“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对应。同时第三次座谈会也提到了民族宗教工作,“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当的宗教活动”,此次方略也强调了“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2001年,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总结以往经验中提到,“加强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与方略的最后一句话“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一脉相承。

而第五次西藏工作会关于西藏工作经验总结和指导思想的表述就已经和此次的方略内容比较接近了。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工作的战略性、预见性、主动性”等等。

提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出处:贯穿六次座谈会

政知局小编还注意到,“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的思路贯穿了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此次座谈会也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增两处十八大后的新提法

对比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内容,发现此次方略提出较新的表述首先是“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政知局小编发现,这是今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表述,此前只有“四个认同”,分别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现在多了个”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还有一处新表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句话的含义虽然在之前的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来过,但这么明确的表述来自于习近平在2013年参加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的发言。

人民日报:今后一个时期的纲领性文献形成

今天发表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西藏的全面小康,关系全国的全面小康;西藏的安全与稳定,关乎全国的安全与稳定。8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的正是分析形势、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进一步推进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个大局意识,不仅西藏和四省藏区要有,全党全国都要有。”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指明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全面小康与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经略西藏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时出台政策举措,推进西藏发展和稳定。60多年来,我们党在西藏主要办了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这5件大事,西藏面貌“换了人间”,人民日子“由苦变甜”。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同时面临不少新挑战。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是做好党和国家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如何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如何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何确保生态环境良好?这是做好新形势下西藏工作必须回答的四大实践课题。这里的关键就是,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持“四个坚定不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把西藏工作放在全局中来谋划,把治藏方略结合具体实际来贯彻,雪域高原就必定安定祥和,各族人民必定安居乐业。

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富民兴藏、全面小康的目标。

这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适逢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我们党领导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把旧西藏改造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全党行动、全国支持,有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奋斗,我们必能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14:58 , Processed in 0.0543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