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大学招生也讲关系 分数之外还靠拼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06:0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天下父母一样,美国家长[微博也望子成龙,拼爹”“拼娘”“特例”“裙带等现象在美国也并不稀。
  高考[微博高考,学校的法宝,学生的烦恼。在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往往输之一分,就差之千里。于是,从家长到学生都得绞尽脑汁,每成功争夺一分,就多一分进入名牌大学的筹码。
  在号称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的美国,又是怎样一番情况?
  美国高等学校充分享有办学自主权,联邦政府绝不干涉,地方政府也不掺和招生。各个大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微博纲和教材,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高校与学生之间都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话虽如此,美国大学招生也总要有个衡量的标准。这里,分数就是一个必要条件。这个分数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俗称美国高考SAT(学习能力测试)ACT(大学入学标准测试)成绩;一部分则是高中成绩GPA,即平均分。分数越高,自然希望越大。
  除了分数这个硬指标,美国上大学还要看什么?首先,美国高校招生部门会组织专家对申请学生进行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口语交际水平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其次是专家推荐信必不可少。美国学校注重把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学有所长,还能获得社团负责人的推荐信。
  以上这些指标是基于学生表现本身的,而在这之外,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诀。和天下父母一样,美国家长也望子成龙,拼爹”“拼娘现象在美国也并不稀奇。拼什么,一是钱,二是权,三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关系
  2009年一项基于美国常青藤大学的研究表明,40%的学生走的是特例渠道,包括运动特长、少数民族、低收入、校友等等,对这些学生录取的标准远远低于正常渠道入学的学生。
  美国上大学也有加分。《纽约时报》曾报道,每年考试之前,大概有2%-3%的高考考生通过出具相关的残疾证明,获得一定分数的照顾。报道还说,一些家长通过购买诊断书给自己的孩子争取分数,钻制度的空子。
除了金钱交易,上大学也看地位。在美剧《纸牌屋》中,弗兰克利用关系解决了白宫幕僚长琳达儿子上大学的问题,以此来获得权利结盟。这虽然只是电视剧中的桥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情况。
  位列美国前5%的上层阶级,子女几乎都从私立学校一直上到名牌大学。除了从小就能享受到优良的教育环境,自身优秀外,与爹妈的地位不无关系。
  美国专栏作家杰森·德帕尔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阶级背景对学业的巨大影响震惊了教育专家。要知道,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在教育领域提倡机会平等和种族平等。
  权钱之外,更多的还是讲关系。美国一本《给富人的平权行动》的书中就记录了美国大学录取的裙带现象。书中说,大学偏好录取自己校友的孩子,校友的孩子通常占顶尖大学全部学生的10%25%,这种现象在私立大学中更甚。
  位于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USC)是一所百年老校,学生们都以“Trojian”(特洛伊)自居。这所大学招生时也更倾向于录取校友或和校友有亲戚关系的学生。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21:53 , Processed in 0.0549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