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根:连美国人自己都说,特朗普已成“关税恐怖分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这一周从混乱开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令全球市场震惊。他指责北京采取了“极具敌意”的行动,因为中国限制了对美国工业至关重要的稀土材料出口。

这一举动看起来像是一种报复——一位长期痴迷于关税的总统的本能反击。市场立刻作出反应,道琼斯指数暴跌,仅一天就蒸发了近2万亿美元的市值。投资者担心,一场全面贸易战即将卷土重来。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就放软了口气。他在“真理社交”(Truth Social)上写道:“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的!中国不想陷入萧条,我也一样。”这与他先前的强硬言辞形成鲜明对比——从展示力量的表演,变成了自己制造的不确定感。

点击查看大图

特朗普 资料图

以不变应万变

当华盛顿的言辞变得越来越激烈时,北京却保持了惊人的冷静。中国商务部发表简短声明,警告称:“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并重申,关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此后,北京几乎保持沉默——没有激烈的演讲,也没有戏剧性的报复。即便是在网络上,最初的民族情绪爆发之后,舆论也很快平息。整个中国媒体的基调可以用一句老话来概括:

“以不变应万变”——以稳定应对万变。

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当下中国的心态:克制、耐心,以及对局势最终稳定的信心。

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行动,是多年积累的故事的延续。2025年他重返白宫时,市场早已预料到结果——关税。上任最初几小时内,特朗普就重新点燃了其第一任期中定义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只是这一次,规模更大,目标更广。

在2020年的“第一阶段协议”之后,中美贸易战似乎有所降温。关税仍在,但升级停止。拜登总统任内语气变得温和,然而竞争却更深入。拜登保留了特朗普的大部分关税,同时将重心转向产业政策与联盟合作——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并加强与欧洲、日本的协调。

中国则加倍推进自主化进程——扩大半导体项目、电动汽车制造以及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从中国的角度看,正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迫使中国完成了这一转型。早在2018年特朗普最初对中国发起关税和产品限制措施时,中国就清楚地认识到全球供应链在美国压力面前的脆弱性。此后近十年间,中国持续推动全面的自给自足战略——从芯片、电池到农业与航运——确保在2025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应对贸易战。北京从那次冲击中吸取了教训:要夯实国内实力,让未来的贸易战再无法撼动经济。因此,中国网友戏称他为“川建国”——意为“建设中国的特朗普”。

2025年4月,第一次激烈的正面对抗爆发。特朗普发起了所谓的“对等关税战”,短短几天内,中美双方进入疯狂的你来我往,关税水平飙升至历史高位,美股应声暴跌。当全球许多国家屈服于美国压力时,中国的坚定立场赢得了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的掌声。一幅题为《就不跪》的中国漫画在网络上走红,激起强烈的爱国情绪。经过从日内瓦、伦敦到斯德哥尔摩、马德里的多轮紧张谈判,双方都呼吁冷静。

从休战到升级

市场一度认为休战到来,但随后而来的沉默,其实只是新的倒计时。

到8月下旬,华盛顿扩大了针对中国科技与航运企业的出口管制,指控它们帮助规避半导体出口限制并支持“军民两用”供应链。不久后,特朗普的顾问团队提出禁止中国民航飞机飞越美国领空的构想,并获得总统公开支持。在北京,这些举动被视为赤裸裸的挑衅——而中国的回应既低调又精准。

到9月中旬,中国悄然暂停了新的美国大豆采购,并称此举为“市场调整”。事实上,这是首个有分寸的反制行动。期货价格迅速下跌,美国中西部的仓储设施开始爆满。华盛顿很快明白了这一政治信号:通过打击农业——特朗普选举基本盘的支柱产业——北京表明自己可以精准还击,而无需升级对抗。

几周后,中国港口管理部门开始审查与美国有关的航运公司的通关手续,以“技术原因”延迟多批货物放行。与此同时,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4月17日发布的《301调查报告》,美国宣布将从10月14日起,对由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悬挂中国国旗或在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的港口服务费,理由是“中国在航运、物流与造船业中的不公平竞争”。

点击查看大图

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301调查”

从大豆到航运再到航空——每一步摩擦都加深了不信任,撕裂了脆弱的平衡,也为10月的关税冲击埋下了伏笔。

倒计时在2025年10月10日达到高潮。特朗普宣布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全面100%关税,计划于11月1日生效。这项新措施不仅涵盖稀土和战略矿产,还包括汽车、电子产品、绿色技术组件和医疗设备——几乎覆盖了双边贸易的全部范围。

特朗普将此描述为针对中国“经济侵略”的“防御性举措”,指责北京把稀土出口管制武器化,而这些材料对美国的国防和工业至关重要。

北京的回应克制但坚定。中国商务部的声明指出:“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并补充道,如果美国“执意走错路”,中国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市场再次动荡。欧洲主要股指下滑近1%,而比特币在暴跌后因北京选择不报复而反弹。目前,中国选择了冷静而非对抗——相信随着时间推移,经济规律终将让局势回归有利于自己的一方。

“关税恐怖分子”

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始终被一个关键词定义——升级。正如美国评论员所说,他已成为一名“关税恐怖分子”:利用经济破坏的威胁,不是为了谈判,而是为了表演。

自连任以来,特朗普把关税变成了既是武器又是舞台的工具——通过贸易来压制中国。这迎合了他的基本盘,但在这场表演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缺陷:美国已经失去了支撑真正贸易战的工业基础。

这种失衡在稀土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它是现代国防、能源与科技的支柱。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70%至80%的稀土精炼能力,这得益于自邓小平提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以来数十年的国家投资。相比之下,美国既没有足够的设施,也缺乏与中国竞争的价格优势。其唯一重要的矿山——加州的山口矿(Mountain Pass)——仍将大部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即便投入数十亿美元补贴,要重建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也需要多年,而政治意愿显然并不存在。

因此,特朗普的关税揭示了一个根本矛盾:他试图惩罚的,正是美国在军事和科技领域高度依赖的国家。这是一场没有筹码的贸易战。

当特朗普的威胁声在全球市场回荡时,中国依然稳如磐石。政府的沉默不是软弱,而是自信——表明北京明白自己完全可以等待。经济民族主义或许能在华盛顿赢得掌声,但中国的信息十分明确:

“以不变应万变”。

https://www.guancha.cn/morgan/2025_10_16_793527_s.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2: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下蛙儿们又气疯了一片,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8 08:43 , Processed in 0.0771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