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论睡多久都疲倦 补眠也没有用 小心「心力交瘁」成慢性疲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新闻网






大学生小明近来感觉身体出现异常,无论睡多久都还是觉得疲倦,医师提醒,这些看似只是单纯「累」的状况,其实可能是「慢性疲劳症候群」的警讯。(123RF)





大学生小明近来感觉身体怪怪的,无论睡多久都感觉疲倦,上课难以集中精神,写作业变得困难,连与朋友聚会也兴致缺缺。他一度以为自己是变得懒惰,却在心里感受前所未有的挫败。医师提醒,这些看似只是单纯「累」的状况,其实可能是「慢性疲劳症候群」的警讯。

另一位上班族阿华,职场上突然陷入低潮,经常出现全身酸痛、头痛与记忆力下降,即使在家休息整整2天,周一回到办公室仍像没睡醒一样,效率明显下滑,焦虑感也随之而来。

精神科医师杨聪财表示,慢性疲劳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种复杂疾病,特征是超过6个月的极度疲劳,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也没有其他疾病可以解释。

杨聪财说明,患者往往不只感到持续无力,还伴随一连串身体与心理症状,包括睡眠障碍、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痛、喉咙痛,甚至淋巴结肿大;在心理层面,则可能表现为专注力与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易怒,甚至引发焦虑或忧郁。

杨聪财说,慢性疲劳最可怕的是形成恶性循环。许多人因为担心表现下滑,不断逼迫自己更加努力,却忽略了身体已经亮起红灯。随着症状恶化,学业或工作能力下降,带来更大的挫折与焦虑,心理压力反过来又加重疲劳感,使人陷入「愈努力愈累」的泥沼。如果没有及早察觉并调整,身心状态只会愈来愈差。


native advertising




杨聪财建议,当怀疑自己出现慢性疲劳症状时,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寻求专业协助,由医师评估,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并获得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在医疗协助之外,调整生活习惯同样关键。

例如,创建规律作息,让睡眠时间保持稳定;在身体许可范围内进行轻度运动,像是散步或瑜伽,帮助舒缓紧绷;饮食上则应避免高糖高脂,改以均衡摄取蔬果、蛋白质与全谷物,让身体获得持续能量。同时,通过深呼吸、冥想或正念练习等方式放松心情,并学会为自己设下界线,停止过度要求与无止境的责任累积,给予自己真正休息的空间。

除了身体层面的调整,「心力」的维护更不容忽视。杨聪财解释,心力可以理解为心理能量,当长期透支,会让人失去动力,对任何事物都兴趣缺缺,情绪容易陷入低潮,甚至连专注与思考能力都受到影响。唯有学会在需要时踩下煞车,并主动为身心充电,才能真正走出慢性疲劳的阴影,找回健康与生活的平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0:07 , Processed in 0.0535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