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岛内这次“台海防卫兵推”,将自己的弱点暴露无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22: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近日,“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CPAS)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所谓“2025台海防卫兵推”。

负责执行的台湾“中华战略暨兵棋研究协会”理事长黄介正指出,这次台海防卫兵推专注军事层面,时间想定于2030年(之前的兵推基本都是设定在2027年),预判美方允诺售台的武器已完成战备。黄介正还表示,这次兵推将是目前为止对“台海战争”的可能进程与结果最公开且不预设立场的一次推演。

通俗说来就是,这次演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跟过往“汉光”演习及计算机兵推一样粉饰士气式演戏——台军过往的展示都是台军如何用兵如神以至于大陆为之震撼而后求饶,其中猫腻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推演不仅聚集了李喜明、胡镇埔、廖荣鑫、张冠群、徐衍璞等多位台湾的退休军政高官,还有4名美、日退役上将参与,他们分别是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美国前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布莱尔、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长岩崎茂,以及日本前海上自卫队幕僚长武居智久。

点击查看大图

我们来看下这次兵推的大致情况。

本次大规模兵推以2030年爆发台海冲突为背景,演习模拟解放军机舰进入台本岛12海里空域和海域。

首日设定解放军军舰进入台本岛12海里。“台湾组”立刻召开安全高层会议,秉持“不引发争端、不升高冲突、降低敌对行动”的指导原则,要求台军“外弛内张、隐而不显”,加强战备整备、联合情监侦作为。同时,台“政军指挥中心”人员进驻衡山指挥所,地面部队针对当前状况,前推各“作战区”侦搜部队,防止解放军“实施渗透”。

在具体行动上,“台湾组”兵力对大陆舰艇采取“并航”监控,投入最大能量实施驱离;空军实施正常侦巡但必须完成转场;海军机动导弹发射车在西岸前线完成准备;空军防空导弹部队提升战备等级;各军情驻外单位加强与所谓“友盟”情资交换,但仍秉持“不开第一枪”的原则。

“日本组”的反应为:美国有任何计划,都应根据“美日安保条约”先跟日本政府协商,并确保周边水域自由航行。

“美国组”的反应为:美国必须“支持台湾”,其次是确保灰色冲突不会变成“战争”,第三是防守,第四是若开战就要弄清楚如何获胜。

第二阶段兵推想定的背景是:大陆对台湾先采取所谓“司法隔离”,海警船拦检往来台湾地区的船只,包括针对液化石油气(LNG)运输船,使得岛内陷入能源与军事双重困境等;大陆民兵船与海警船冲撞台湾的海巡舰,造成舰艇严重损毁、人员待救援等。

参与美国组的高阶将领建议,台湾应该就“第一击”做更周延的思考,不然台湾只有被动、挨打。

而对于“第一击”,民进党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曾表示,台湾没有“第一击”的问题,若解放军进入台岛12海里内对台海空域构成威胁时,台湾会行使“自卫权”——在急迫危险下,授权JAOC(“空军作战指挥部”)指挥官下令任务机、机舰及部队行使“自卫权”。

点击查看大图

第三阶段兵推想定的背景是解放军会“先礼后兵”,在台当局多次“拒绝统一谈判”后,开始对台岛进行海空封锁。

此外,兵推“管制组”还设定:解放军在东海、台岛北部海域、东部海域、所谓的“海峡中线”及巴士海峡各部署了2艘军舰,解放军的水下潜艇也直接部署到了巴士海峡的两侧,从而形成对这一关键水域的实质掌控;而解放军的航母编队早已提前部署西太平洋就位,与此同时,轰6也将穿越宫古水道,朝解放军航母方向飞去,疑似是要配合航母,共同拒止美国海军可能的蠢蠢欲动。

在这种想定下,“台湾组”的反应是立刻提升到作战阶段,下达紧急动员令,岛上部队进入各自战术位置,同时所有现役军人、备役军人禁止离岛出境,为军事行动做好准备。

就在模拟部署的过程中,“美国组”突然话锋一转指出,当情况升级变得更严峻后,若解放军在封锁过程中,顺便扫荡了台岛外围,拿下了几个离岛,台当局是否会考虑尝试夺回。“台湾组”给出了明确的否定回答:“不会。”

看到“台湾组”回答得如此干脆,“管制组”脸上有点挂不住,他们又询问道:美日在打破解放军“锁台”的过程中会遭遇一些挑战,因为西太平洋的美军也在解放军的覆盖打击之下,而在这一过程中,台当局能做什么?尤其是在美军遇袭的背景下,台当局会如何配合?不过“台湾组”对此依旧拿不出办法。

https://www.guancha.cn/daixiang/2025_06_19_779997_s.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04:50 , Processed in 0.0514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